武义农民外出加工粽子年创收500万
www.zjol.com.cn
2002年12月26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在线消息
在永康市一个并不起眼的巷口,有一家早餐店生意特别红火,每天早晨都有一拨又一拨的人来这里吃粽子。据店主陶月娇介绍,她每天能卖出3000余只粽子,销售额5000余元,年纯收入少说也有5万元。 陶月娇是武义县桃溪镇东垄村人。在武义县,像陶月娇这样外出加工糯米粽的农民有200余人,他们常年活跃在温州、嘉兴、衢州、台州等城市。据统计,这些农民仅此一项年创收近500万元。 村民陶和平、陶月娇是武义“粽子队”的元老。上世纪90年代初,他俩结伴前往嘉兴拜师学艺。学成回乡后,他俩率先在县城开设加工点,并打出“东垄粽”的牌子,生意不错。初尝甜头后,他们又跑到永康、东阳等周边县市开办连锁店。 由于卖粽子能挣钱,与陶和平、陶月娇同村的近百名村民纷纷效仿。“粽子队”逐渐壮大起来。前些年,较早从事粽子加工、销售的东垄村人先富了起来,从各地把现金源源不断汇到老家。一间间泥土房被推倒,一幢幢砖瓦房拔地而起。彩电、电冰箱等家电搬进新家门。玉堂源、后茶园等附近村的农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也一个个跟着向东垄村人拜师学艺。 “粽子队”十分注重粽子的加工质量。经过10余年摸索,“东垄粽”的质量不断得到提高,品种花式更加丰富。如今,他们已相继推出火腿粽、蛋黄粽、板栗粽、甜粽等10多个品种,深受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青睐。 粽子香,箬叶俏。桃溪镇地处武义县南部地区,当地盛产用来包裹粽子的箬叶。原先,箬叶售价每公斤只有1.5元。红火的粽子生意带动了箬叶生产。如今,当地箬叶售价上涨1倍,达到每公斤3元。每年秋季箬叶成熟时,当地农民背上干粮竞相上山采摘。大河源村农民光采摘箬叶就年增收30万元。采摘、销售箬叶成为山区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副业。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通讯员周关河 陶宝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