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农业破“壁”攻“垒”
www.zjol.com.cn
2002年12月26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本报讯(市报道组励映忠
王迪)攻破“绿色壁垒”,从田头抓起。近日,笔者在慈溪采访时看到了一件新鲜事:农户投售农产品必须持有记载田头标准化生产全过程的“绿卡”,待接受公司农残快速检测仪和农残气相色谱检测仪的检验后,再凭填有检验结果的“绿卡”进行结算。农民持“卡”投售农产品,这是慈溪农业积极应对“绿色壁垒”的一项有效措施。 提高标准化生产能力,打响农产品“绿色品牌”,一直是慈溪农业攻破“绿色壁垒”的重要砝码。慈溪市财政拨出150万元,全面启动绿色农产品推进计划,建立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2万亩、绿色认证面积5000亩。同时,他们还不断加大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先后制订了杨梅、蜜梨、白毛豆等17个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海通食品集团公司通过设立研发中心、配置先进检测仪器,对产品从田间到出口的每一个环节都实行严格的检验、检测,通过实施标准化生产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今年前10个月,“海通”出口创汇达2100万美元,同比增长12%。 瞄准国际市场需求,培植资源型特色产品,是慈溪农业攻破“绿色壁垒”的有效措施。该市在抓好辣椒等传统出口农产品的基础上,相继从国外引进开发了西兰花、绿花菜等50多个国际市场紧俏的创汇新品种,建立创汇农产品生产基地30万亩,其中万亩以上的特色品种近10个。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市报道组励映忠 王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