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宁波高等学校师生帮扶贫困学生纪实
www.zjol.com.cn  2002年18月26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在线消息  最近,一场以“爱心助学”为主题的助贫帮困捐款活动,又在宁波高等专科学校校园拉开序幕。

    教职员工们在工资、奖金中拿出一部分,捐献给学校贫困学生基金会;刚拿到奖学金的近700名学生,也将三十、五十、一百元不等数额的钱塞进“爱心”捐款箱;当地社会各界也纷纷向该校贫困学生伸出援助之手,东阳歌山集团项目部经理吴小明近日捐款5万元。

    其实,在该校校园,几乎天天都在上演着感人的爱心助学故事。早在去年“三八”妇女节,该校全体女教职员工以为贫困生捐款的方式,来庆祝自己的节日。创建于1983年的宁波高等专科学校,是我省惟一一所教育部批准的全国示范性高工专重点建设学校,是省级文明单位。现有在校大专和本科学生6000余名,其中贫困学生300余名。为了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去年10月18日宁波高专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和团委联合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为身边的贫困同学捐款献爱心。倡议书受到了奖学金获得者的热烈呼应。经济管理系最早响应倡议并组织捐款活动。在10月19日奖学金发放现场,奖学金获得者纷纷当场捐款。一位名叫陈巧平的特困补助生,尽管她平时的生活还需学校补助,但她却坚持捐了100元。学生党员们来捐款了,团员们也来捐款了,同学们用一颗颗爱心筑起一个爱的大家庭。今年11月初,该校几乎所有奖学金获得者,又向“爱心助学”基金会捐款,计2.7万元。

    去年12月6日夜,那场“关注特困群体,你我心手相牵”的爱心文艺晚会,令人难忘。伴着《爱的奉献》歌声,10只捐款箱缓缓穿过人群,人们纷纷上前捐款。10位身着军装的同学特别引人注目,即将应征入伍的林励、陈奎梁等同学不忘母校的培养,不忘情同手足的同学,献上自己的爱心;8位德国留学生也加入了献爱心的行列;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陌生人捐了800元;电子系的谢旦丽同学,把该系同学给她病愈后滋补身体的300多元捐款转赠给助学扶困基金;正在上中、小学的部分教职员工子弟也加入了捐款行列……还有汽车训练大队、三维技术研究所、建筑设计院等单位也纷纷捐款。

    该校在全省高校中首家推出贴息助学贷款,即学生助学贷款的利息全由学校承担。该校还千方百计腾出勤工俭学岗位,让困难学子自助,去年有148个岗位,本学期达200多个岗位。

    该校机械系学生周燕,家住慈溪市农村,幼年丧父,母亲改嫁,她与高龄的奶奶相伴。周燕卖过菜、当过搬运工、促销员。有一段日子,她骑着三轮车到离家13公里外的余姚丰山水果市场批发蔬菜。去年国庆7天长假,她去一家超市当上了理货员……她所在的系里师生获悉这一情况后,大家为她捐助2100元。她对笔者说:“面对困难我很少哭,是因为有这么多的好心人。每天都被爱包围着,我没有理由不笑对人生。”

    今年度,该校利用大家捐献的爱心基金,先后两次向90余名贫困学生发放困难补助。这些贫困学生十分珍惜来自校园内外的真情,他们刻苦学习,努力回报社会。在今年度该校奖学金获得者中,贫困学生占50%。一些拿到奖学金的同学,纷纷要求学校将困难补助的名额和勤工俭学的岗位,让给比他们更弱、更需要帮助的同学。该校汽车系二年级学生小何家境贫困,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学校特等奖学金,他主动要求放弃困难补助。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蒋勇 戴志伟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