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前辈病榻寄语“文学浙军”
www.zjol.com.cn
2002年20月26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本报杭州12月23日讯(记者刘慧)今天,专程来杭参加浙江省作协第六次代表大会的中国作协党组书记金炳华,冒着绵绵冬雨赶往浙江医院看望病中的黄源,他代表中国作协送来的花篮上写着“祝黄源同志健康长寿”。一朵红花一片绿叶,浓浓的花香充溢着黄源的病房;一声问候一份关爱,点点滴滴浸满人们对文坛前辈的敬意。
下午,黄源从小睡中醒来,当他听说金炳华来看望他时,紧握金炳华的手,长久不放。金炳华深情地问候老人,并向医护人员仔细询问了老人的病情。
同行的省作协党组书记黄亚洲捎来了全省作家的问候。当黄亚洲在黄源的耳边大声地告诉他,要在明天开幕的作代会上向全体作家宣读他写给大会的贺词时,黄源再次将自己的双眼在他亲笔签字的贺词中停留:“我最熟悉的那个世纪已经过去了,迎来了光明灿烂的新世纪。我这个文艺界的世纪老兵,不禁感慨万千。浙江人杰地灵,是一方文学的沃土,上个世纪鲁迅、茅盾等一批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都是浙江人。作为后辈的当今浙江作家们,承前启后,任重道远。”
现任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浙江省作协名誉主席的黄源,1906年出生于海盐,是我国著名的文艺活动家、翻译家。主要译作和著作有《屠格涅夫生平及作品》、《将军死在床上》、《在鲁迅身边》等。上世纪30年代,他从事编辑进步刊物《文学月刊》、《译文》。其中《译文》成为左翼文化的重要阵地,受到鲁迅好评。解放后,黄源致力于浙江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艺人才的培养。他主持改编的昆剧《十五贯》曾轰动全国。
傍晚,窗外的雨声敲打着窗棂。黄源的窗前、桌上摆满了由医护人员精心放置的鲜花。告别黄源,老人身边的医护人员深情地说:放心吧,我们会好好照顾黄老的。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