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12月22日讯(记者檀梅)翠苑电影大世界的影迷观众肖平今天到影院看电影碰到了新鲜事,在可容纳400辆车的影院停车场里找不到车位,就连附近大小宾馆的停车场里也找不到“容身”之地。保安告诉他:还不是因为《英雄》放“火”了。
据了解,《英雄》放映3天来,仅庆春、翠苑两家电影大世界就已经创造了150万元的票房业绩,而这是一般进口大片一个档期下来才能勉强够上的数字。
翠苑电影大世界总经理俞孟忠这几天可乐坏了,他说,他这影院老总这一次也是见了“世面”。20日首映日,“翠苑”10分钟一场,连映80场,最后应观众要求又加映6场仍欲罢不能。午夜时分还是有许多观众涌进影院,他自己也是在这个时候才“捞”到一个小板凳加座看上了电影。第一天,《英雄》票房收入21.7万元,而昨天、今天,日票房更是冲破26万元,“这不仅是有了多厅影院以来,单片创造的票房奇迹,也是‘翠苑’的票房饱和数字,它意味着从早到晚所有的影厅所有的场次都是座无虚席。”
更有意思的是,在随到随看的多厅影院内预售票额也“破天荒”大幅度递增,每天都接近4万元,观众说担心临时来买不到票。
担心并不是多余的。21日下雨的傍晚,这种原来没有多少人看电影的时段,记者在翠苑电影大世界看到出票电脑屏幕上显示的都是“满座”。而售票处前还是人流不断,工作人员手边放着已冷的晚餐,他们还没有时间动一口呢。
影院经理都是满脸笑意:这样的片子每年有两三部,影院的日子就好过了。
观影如此热闹,观感又怎样?观众表述的观点大致是两大阵营,都是以笑容为表情。一类观点觉得影片好看,故事传奇,画面精致,色彩绚烂,镜头运用、细节创造都有独到之处。首映日的凌晨一位观众连看3场还意犹未尽,清晨8点走出影厅笑容满面,连呼“过瘾”。而另一批观众普遍表现出对影片追求的舞台表演程式不适应,认为导演过分追求形式感,而眩目的形式与宏大的主题之间缺乏中国文化追求的水到渠成的境界,英雄显得过于概念化。
然而一致的看法是,影片的市场运作非常有创意,一位业内人士甚至将之称为:今年中国电影界最成功的运作范例。因为影片的操作成功地激起了观众浓厚的好奇心,继而积蓄了足够的热情期待,无论是溢美赞扬还是嘲弄批判,人们都想走进影院去看个究竟,因为只有看了,你才能参与到关于影片是与非的讨论中。所以,从大局来看,《英雄》已经胜算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