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家政服务三趣
www.zjol.com.cn
2002年28月26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在线消息
临近春节,家政服务行情见涨,会做饭的家政人员简直“热”得烫手。家住杭州大学路社区的钟女士预约一个做饭的钟点工,好几个月了还没轮到。每次打电话去,公司都说抱歉,实在太抢手,会做饭的家政钟点工都是几家客户“拼着用”,打扫卫生的钟点工倒是一个电话马上能来。
这是新近杭城家政市场出现的“有趣现象”之一。还有“两趣”是出门打工不为钱,保姆雇主重情谊;钟点工开“帕萨特”,东家代步是“夏利”。
来自扬州的徐大姐如今兼着两份工。她在张先生家带孩子一年多,最近小孩上幼儿园了,但是大家相处时间长了舍不得分开。张先生的丈母娘就介绍徐大姐“兼职”,去一个朋友家做每星期两次的钟点工,平时吃住仍然在张先生家。张先生说,看中徐大姐是因为她的气质和谈吐比较好,可以互相沟通。
杭州人李女士做钟点工不是为了钱,她先生有份很好的收入,儿子也上小学了。李女士已经几年没有上班,每天送走父子俩,就是买氵大烧,有点单调的感觉。她看到报纸广告,应聘去孩儿巷社区的章小姐家帮忙。章小姐是单身白领,平时很忙,看到李女士家用电器样样都会用,贵重衣服晓得要干洗,做事情蛮讲究“干净”,章小姐的工作台她也从来不去翻看,大家相处颇为融洽。
如今,她拿着章小姐家的钥匙和托付给她的“家用费”,每天买好菜做好饭,搞好卫生,休息一会,正好接上儿子放学老公下班,一天时间填得满满的。有时候章小姐在家,她们俩还能聊聊“女人话题”。看章小姐工作辛苦,李女士还专门买了甲鱼给她补身子。像李女士这样的新潮钟点工不少呢。住在杭州清泰街的李女士,附近的陈小姐请她帮忙带孩子。陈小姐对李女士的素质以及她家的条件都比较满意。据陈小姐说,还有一位家住城西的陈女士,先生从事的是保险业,家底殷实,家里还开起了“帕萨特”,可她还是照样去做钟点工,而东家反倒开的是“夏利”,这也不可谓不是一件趣事。
据家政公司反映,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讲究,钟点工的素质和心态也在不断变化。原来单纯氵大氵大烧烧的钟点工不能满足顾客的要求,这也要“逼”着他们去寻找、去培养更高素质的家政服务员。
开私家车的家政服务人员,和东家谈《追忆似水年华》的钟点工。越来越多的新潮“保姆”,让我们感慨这个世界变化真快。这是一个只有工种不同,工作没有高下之分的时代,这也是倡导个性、自主择业的时代,我们有理由为这样的“怪现象”叫好。
人们印象中,“保姆”也就洗衣烧饭、打扫打扫、带带孩子。老底子,保姆还有个叫法叫“佣人”,算在劳苦大众这一人群中的。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些典型形象像祥林嫂就在这个范围里。如今这一页早就翻过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家政”。近几年,家政成为一个时髦的流行词,家政人员的心态越来越平和,像报道中出现的不为钱,只为寻找一份充实感的钟点工,迟早是要出现的。
嘻嘻哈哈开个玩笑,套句顺口溜是这样的:“谁说咱们保姆没地位?那是万恶的旧社会!”一句话道破天机,家政服务人员的含金量正随着社会的进步开始熠熠发光。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记者 陈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