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健康素质”告诉我们
www.zjol.com.cn
2002年20月26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首次提出全民族“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的要求。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一道,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大要素,令人耳目一新。 健康素质是一个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只要身体没病就是健康,但随着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健康的概念已发生了变化。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残废,而且应该是保持体格方面、心理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健全与完美的状态。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已与父辈们大不相同,表现在健康方面,开始追求健康的生活理念与生活方式:在观念上,人们对健康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在饮食上,人们从吃“好的”,到吃“健康的”、“绿色的”;在全民健身方面,人们开始“花钱买健康”;在医疗卫生方面,人们开始主动“选医生”……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人民群众是这场革命的参与者,更是最大的受益者。 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证人的健康发展,是以关心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的,体现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和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体育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保证,也是保证我国卫生事业在新世纪健康发展的关键。体育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应该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快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系统改革步伐,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 要想奔小康,身心要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的概念,也不是单靠GDP来体现的,它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提高人们的教育水平、文化水平、健康水平,重视一切与人相关的社会发展指数,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健康、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而健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从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每个人来说,健康的体魄是工作生活的基础,健康的心理是幸福快乐的保证;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全民族健康素质的明显提高,是综合国力增强的具体体现。十六大报告将健康素质的明显提高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顺乎时代潮流,合乎民心民意,显示了我们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更加成熟,更加理性。 健康是民族与人生的路基,拥有健康是人们的共同愿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掌握了健康这把“金钥匙”,就能使生命更有光彩,使生活更加美满。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张永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