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风波:和睦小学要“选美”
www.zjol.com.cn  2003年44月24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选美”与“小学”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语,而杭州市和睦小学正在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使两个词紧密关联:9月9日,学校让孩子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美;9月10日班上讨论“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美”;9月18日至19日从二年级到六年级的12个班级中评出了共24名“班花”及“班树”;9月28日还将通过孩子们自己的才艺表演,从中角逐出包括冠、亚、季军在内的10名“校花”及“校树”。

    和睦小学的“选美”活动,从一开始就吸引了众人的眼球。随着“班花”、“班树”的胜出,更使该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到底什么样的孩子才能当校花?当校花的孩子是否优秀?小学“选美”之举到底是否可取?

    细看当选的24株“班花”、“班树”中,当选原因还真是五花八门。二(1)班“班花”张羽敏自认为是个乖孩子;二(2)班“班花”张芷晗认为自己仪表大方、字写得漂亮、溜冰溜得棒;三(2)班“班树”童炜锋则认为自己办事认真负责,是老师和同学的好帮手……这24名“班花”、“班树”中因外貌美而入选的仅六七人,大部分则因心灵美或拥有一技之长而当选。

    本是一个小学校举行的选美活动,但由于是“小学生”担当选美主角,因而在社会各界引发了一场风波——媒体关注、市民议论、家长聚焦、学生好奇。
    

  校长:自信中亦有担心
    
  和睦小学,一个仅有15个班级的小型规模学校,这几天却成了众目关注的焦点。“让心灵更美,让校园更美”的大红横幅在校门口正上方随风轻舞,“这是我们根据学生的评选,刚挂上去的。”年轻的校长张敏指着横幅一脸自信地说道。

    用张校长的话说,选美活动的出台有两个重要背景:一是中小学新课程的改革;二是教育理念的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升学率,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手段,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自我评价。事实上,学生从出生起就是社会人,除知识、能力外,他们还有着广阔的空间,这些都是不为老师所了解的。

    对于选美活动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张校长有点无奈地说:“外界以为我们是在炒作,而且对我们的教育质量也存在质疑。但媒体引发的轰动效应不是我们学校所能控制的,学校的态度不受外界的控制。至于教育质量,我们觉得选美让孩子学会了思考,有助于发掘自己和他人的优点,从而更好地推动学习。”他现在担心并不是学生仅以貌选美,而是活动走上传统的选三好生的模式中去。
    
  选美:学生自己定标准
    
  张校长指出,他们学校所进行的选美活动与社会上进行的选美绝不能画等号。在进行选“班花”、“班树”和“校花”、“校树”的活动过程中,他们从头至尾没有向孩子们灌输什么是美,更不会确定选美的统一标准,而是让孩子们自己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美、寻找美。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孩子们发现自己身上的美、发现别人身上的美,从而取长补短,让自己更“美”。

    24名“班花”、“班树”又是如何在学生中选举产生的呢?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我觉得她虽然不漂亮,但心灵很美,很乐于助人!”“我觉得他很开朗,经常给我们讲笑话,逗我们开心,是我们的开心果!”“我觉得他对人很好,下课了会陪我一起玩耍。”……孩子们的想法很单纯,只要谁曾经对他好过,他都会记住并毫不吝啬地投上一票。美的标准也委实多姿多彩,但最终通过层层删选评比,当选的仍是人缘好、优点多、学习好的学生。

    据了解,该活动主要由学生自主操作,教师隐退幕后指导。从候选人的产生到中期结果的出台,以及最后“校花”、“校树”的产生,学生拥有全部的自主权。而且学校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风采,不排除光明正大地拉选票和“亲友团”的资助活动。
    
  学生:参不参加无所谓
    
  在校方从领导到教师都在为选举忙碌并积极筹备的时候,作为主角的学生似乎没有老师们所期待的那么热情。

    学校出发点固然理想,但最终效果有待观望。采访过程中,一些学生告诉记者,拉选票中很大程度上是男生支持男生,女生支持女生,除非是代表班级参加校级选拔,才有可能得到男女生的共同支持。看来,公平公正的选拔在学生中也很难真正落实到位。

    一边做着家庭作业一边还在跟同学玩闹的四年级男生吕书文歪着脑袋说,选美活动搞不搞对他来说无所谓。自认为相当活跃的他因为学习差而没能当选,他笑着说:“无所谓啦,反正早就料到自己不会当选的。”令记者惊讶的是,持有此种想法的学生并不在少数。

    有着白皙皮肤及漂亮五官的女生顾佳琦是班里的副大队长,虽然成绩好人又漂亮,但她在此次活动中还是落选了。说起落选的原因,她有点不服气地说:“我是音乐课代表,老师要求我上课的时候将那些不听话的人揪出来罚站。我如果按照老师的话去做吧,同学们就会说我凶,可我如果不管吧,老师的任务就不能完成。我知道自己落选就是因为他们说我凶。”

    胖乎乎的周添虽然成绩中等,但他仍然当选上了“班树”。说起当选的事,他显得很开心:“我虽然长得不怎么样,人很胖,而且成绩也不是最好的,但这并不影响我的美。我关心集体,爱帮助别人,特别能说会道,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周添当场活灵活现地给记者表演了猴子挤眉弄眼的动作。
    
  家长:担心孩子落选会受伤
    
  面对每天都有好几家媒体的轮番轰炸,学生们显然已经非常老练了。只是幼小的孩子是否具备如张校长所说的对事务的判别能力,家长们显然有所怀疑。学校对家长进行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91.7%的家长表示支持,0.9%的家长反对,7.4%的家长持中立态度。

    五(2)班一学生外祖父认为小学为此大动作,似乎太做作,没有必要。老人家觉得选美活动利少弊多,取名“选美”,易误认为成人一类的活动,会误导孩子。另一学生的母亲对此更是提出质疑:孩子年龄尚小,其可塑性非常强,而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但选美给每个孩子的机会太少,选上的话可能会比较高兴,若落选会否给孩子带来太大的压力?会否产生攀比和妒忌的心理?而且如此兴师动众地选美会否影响孩子的学习?

    一(3)班一学生妈妈对此持中立态度。说如果孩子热衷她会在一旁很理性地为女儿分析得失,她心目中美的标准是“举止文雅、言语文明、尊重师长、有团队精神”。作为母亲她担心学校投入这么大的精力会不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同时也担心在称赞声中长大的孩子倘若因此而注重外表、不专心学习,会不会是教育的失败。

    二(1)班一学生妈妈的态度可以以4个字概括“非常支持”。认为该活动能让孩子从小有竞争力和表现能力,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此她建议学校和老师应对报名参加的学生多关注一点,在准备过程中或对学生的鼓励方面要注意方式,否则会造成学生心灵的创伤,而对那些落选的学生更应体贴对待。

  业内人士:发掘自身的美最重要
    
  中国传统的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重在学生心目中培养一种高、大、全的形象。一所势单力薄的普通小学的选美活动,能否一改以往状况,从而起到推广大众教育的良好愿望?选美会否仅流于一种形式?选举的结果毕竟只占少数,对于没选举上的孩子会否起一种反作用?业内人士对此谈了自己的看法。

  大关小学校长朱玉琳:最初外界的评价与学校的初衷似乎不太一样,社会上的看法建立在不是很了解的基础上,好像提出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睦小学在不断深化活动后,从发展的角度倡导心灵美,如果本义如此,那么学校的行为无可厚非,只是取名比较标新立异而已。同时朱玉琳也坦言忧虑:“教育是有自身的规律的,学校的内部教育如果外界干扰太多,会影响教育效果,教师必定会分散一部分精力应付外界,这会使学校很多日常的议程被冲淡。而且,大人的思维被成人的选美模式所定,价值标准不一致。外界的炒作其实也是种辩论,小学生的辨别能力有限,有时候反而会被炒得糊里糊涂。”

    江心岛小学副校长虞萌萌:现在的孩子都比较自信,孩子在成长中不断地发展变化,如果班花班树的当选时间为一年或一个学期的话,间隔时间太长了,没有当选的孩子会产生一种失落感,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而当选的孩子也存在着压力,因为人无完人,何况是孩子,这对孩子竞争意识的培养也不利。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楚教授:一听记者提及此事,楚教授便连声笑着说“知道知道”。他个人觉得这种方式不是非常好:“选上的当然光彩,但一个班上这么多孩子,捧了一朵花,给其他孩子会带来负面影响。每个孩子都应享受到平等的待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优点,在评选的过程中孩子会有种被淘汰的感觉,信心和成就感会大为减少。孩子个个是祖国的花朵,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信心,选择一人时,要想想是否伤害到了别人。”

    “学校应多考虑一下大部分孩子的需要,是否真的是以学生为本,而不是教师想出的一些创意。现在的学校有些做法把小孩子太成人化了,把成人的理念灌输给了孩子。”
    楚教授认为:“美在自身,学习他人之美固然可行,但发掘自己身上的美最重要。”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见习记者 杨清 张文华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