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前9月绍兴GDP增14.2%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www.zjol.com.cn  2003年38月15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尽管遭遇了伊拉克战争和非典的双重冲击,绍兴市经济仍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今天出版的绍兴日报报道,市统计局昨日公布,今年1至9月,绍兴国内生产总值达760.47亿元,增幅达14.2%,创近六年来的新高。更为难得的是,该市经济社会呈现协调发展的态势,城市与乡村之间、改革与发展之间、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弹奏出相互促进的和弦音。 

    绍兴市的其他主要经济指标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全市1至9月财政总收入80.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9%;全社会固定资产437.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7%;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13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2%;销售产值达128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6%;工业产销率96.78%,比去年同期提高0.36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4.3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4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7%。全市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工业企业达到210家,全年将有1家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4家企业有望突破3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增幅高达48.9%。纺织、袜业、领带、机电、五金、化工、医药等传统产业和块状经济向特色化发展,已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

    据分析,绍兴市能形成如此令人鼓舞的经济运行格局,主要原因是全市上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实施“工业立市、开放兴市、文化强市、合力建市”战略。近年来,大规模投入和热火朝天的园区建设,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已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增长点。1998年至2002年,绍兴工业性投资逐年增长,5年累计投资630.78亿元。特别是去年全市完成的工业性投资208亿元,创出历史新高,为工业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工业企业进行大规模技改投入。去年一年,全市新增技改投入126亿元,不仅大大增强了工业的产出能力,而且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领先水平大大提高。企业的规模迅速壮大。到今年9月,全市共有2293家(工业生产月报口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7家。 

    出口贸易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呈逐月增加之势。1至9月,绍兴市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为338.24亿元,同比增长37.3%。许多企业直接瞄准国际市场,自营出口企业和出口大户大幅增加。截至今年8月,全市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达1376家,而有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生产企业和三资企业已达1281家,同比增加371家。

    在社会事业发展上,总投资155亿元,包括路网、水系、绿地、公共社会事业、古城保护、环境整治、城中村改造七大系列的市区“710工程”,受到市民的高度关注。目前,“710工程”已有59项工程正式动工,其中平水东江西岸整治工程、罗门公园建设等24项工程基本完成;杭甬运河市区段整治工程已初具规模。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为绍兴济社会快速发展系上“保险带”。绍兴市建立了统一的社会保险机构,实行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的统一管理,实现企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并轨;养老保险面从城市扩大到各类企业和农村,提高了征缴率和社会发放率,实现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的并轨,建立并实施了覆盖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今年8月底,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4.82万人,比去年底净增近2.52万人,在职职工参保率已达到70%以上。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人民生活提前跨入小康。近年来,绍兴采取一系列富民济贫措施,逐步调整和提高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等社会保障标准,大力创造就业机会,增加企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今年1至9月,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44元,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422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2.7%和11.8%。


来源: 绍兴日报  作者: 贾浩波 朱美红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