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哑铃型”人才结构待打破
www.zjol.com.cn  2003年12月12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高级技术工人何以青黄不接?目前社会上“育人观”偏差是根本原因所在。宁波市劳动部门有关人士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陈旧观念,至今在社会上一部分人的头脑中仍有相当市场,其带来的后果就是看不起处在具体生产层次的“蓝领”。

    而在现实生活中,“高级蓝领”主要来源——技校生与大学生在各种有形无形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方面,仍存在着明显落差,如招收公务员通常要求起码“大专以上文凭”;很多城市的落户标准,最重要的一条往往就是“本科毕业”以上……这些门槛往往将技校毕业生拒之门外。此外,技工的专业对口性往往很强,如果专业不对口,或者所学专业知识没有及时更新,就有下岗之虞。

    对高级技工价值的忽视,更直接导致高级技术工人的青黄不接。从宁波市来看,职业教育培训尚未完全步入市场化,同时与科技人才相比,高级技工没有相应的激励政策,其各类待遇也远不及“同级”的工程师:一同从学校毕业进厂,技校生的工资定级明显比大学生低;同在一个企业工作,高级工的再教育投入只能吃工程师的“剩饭”……这些“习惯”做法,无不是技术工人的心头之痛。早在2001年,宁波市劳动部门就出台过一个指导性意见:中级工以上每月享受一定的技术补贴。但至今不少企业却将它“束之高阁”,致使不少技术工人跳槽改行。

    另外,部分企业转制后自主培训意识淡化,即使招人也挑“立等可用”的,而不想花工夫去培养。不少企业的职工培训经费还屡屡被挪为他用,有些个私企业在这方面甚至“一毛不拔”,设备更新后,如果原有技术工人技术跟不上,就马上让其走人。上述种种情况,使得一部分技术工人因看不到前途而急流勇退。

    发达国家的企业人才结构是“橄榄型”的,即低层次劳动力和高层次人才占两小头,中高级技术工人占大部分;我国不少企业的人才结构则是“哑铃型”的,即懂技术和操作一线的“中高级蓝领”奇缺。因此,就不难理解找一个高级钳工,比找一个研究生还要难了。而造成这种“哑铃型”结构的原因:除了传统观念的原因外,大学生大都不愿意到基层工作,缺乏实际操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外来打工人员又因为短期不能收到效益而不愿意花时间和金钱去参加技术培训,从而使得“蓝领”技工严重缺乏。而现有的技术人员一般都来自中专技校,这也导致了近年来许多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在还没有毕业时就被“订购”一空。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记者吴晓鹏 通讯员蒋一娜 朱志莹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