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桥眼镜:架在一亿老外的鼻梁上
www.zjol.com.cn
2004年08月04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临海市杜桥镇,可称得上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是历史上的“浙南三桥”之一。改革开放后,这个神奇的地方,却悄然崛起一个眼镜王国,是全国四大眼镜市场之一。全镇日产眼镜100万副,年销售额18亿元,还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亿老外的鼻梁架着杜桥眼镜。形成镜架、镜片、电镀、模具生产、运输等配套齐全的行业产业链。
洗脚上田卖眼镜
现在,只要谈论起眼镜,很多人就自然而然地把杜桥联系起来,其实杜桥并不是我国最早生产眼镜的地方,但更引人注目的是杜桥人的眼光。
日前,我们走进杜桥镇,和镇干部一起回忆起当年杜桥人走南闯北卖眼镜的历史,追寻杜桥眼镜生产专业村的发展轨迹。杜桥眼镜能有今天这样出名,首先是得益于杜桥有一支庞大的销售队伍,其次是出现了有墩头村、酒店村和松中等一批眼镜生产专业村。
我们走进墩头村,只见村里的主街上,挂着一串儿的“脚套厂”、“镜片厂”、“螺丝厂”等牌子挂满沿街。村党支部书记王正友介绍说,全村800户,2800多人口,有70%从事眼镜加工,共有大小企业28家,年销售额3亿多元。
提起当年村民们办眼镜厂,王正友更加振奋,他说,墩头村濒临台州湾北岸,过去村民主要是靠捕鱼、种地过日子,生活并不富裕。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们村一些有商品意识的村民,不顾扣“投机倒把”的帽子,偷着出去,到外地买几副眼镜,放在拉包袋里,然后“偷运”到全国各地卖,当时,因为杜桥在全国各地没有知名度,所以跑到其它省去叫卖的,都说是温州人。随着经营效益的丰厚,他们又亲带亲,熟带熟,走南闯北到全国各地贩卖眼镜。几年下来,不少人成了十万元户,甚至百万元户。
回乡投资创实业
几年之后,这批人在外面经过市场的“滚打”后,既掌握了信息,又积累了资金,还把外地的新技术、新经验带回家乡,开始回家创办实业。
在20世纪80年代末,王岳金、王仙龙、王正章等人,认为办眼镜厂可能比卖眼镜更赚钱,而且这种叫卖的生意也感到没有意思。于是,他们又决定再冒一次风险,决定回家办眼镜厂试试看。这三个人每人办起了家庭作坊式的工厂。
从卖别人的眼镜,到自己组装眼镜和卖自己的眼镜,王岳金等人似乎懂得市场的需求,更懂得到哪里去寻找市场。他们决定将产品定在低档的价位,主攻国内市场。抢先一步天地阔。他们通过市场调查后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需要太阳镜的量也在不断增加。而且,老花镜、近视镜的镜片技术要求高,产品质量难把关,在竞争中没有优势。而太阳镜消费群体不受限制,潜在的量大。同时技术上好把关,产品式样多,不容易仿冒。就这样,他们再次跋山涉水,从广州、温州等地购入眼镜片、架及配件等,经自己装配加工后,又通过自己在外亲戚的销售队伍,卖到全国各地。
眼镜厂的诞生,也促成了相关专业厂的诞生。一副眼镜,从原料到成品,需要160多道工序,还有很多的另配件。他们从原来单一的组装,又逐渐开始向专业厂发展。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一批专业厂运用而生。王道吕、王正坚、王先贵等,又分别办起了脚套厂、胶链厂、螺丝厂等。目前,全村出现了瓷康眼镜工业公司等年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的达到5家。
提高质量出国门
在企业生产发展过程中,一些家庭企业因设备差,技术落后,又见利忘义,借用或假冒上海、广州等地的厂名和品牌,生产销售伪劣眼镜
。1993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播出了在杜桥查出伪劣眼镜的新闻。一时间,杜桥眼镜业风声鹤唳,假冒伪劣和“蹩脚货”成为代名词。墩头村、酒店村等专业村一时也难逃厄运。为了根治假冒伪劣,这三个村的党支部和村民委联手,立即组织班子成员,进行逐家逐户检查,并组织他们认真学习质量法规和有关知识;关停、取缔了多家制售伪劣产品的厂商。积极引导各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要求依靠科技进步,把提高产品质量作为突破口。与此同时,杜桥镇政府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眼镜市场;引进先进检测设备,设立全省首家乡镇技术监督机构——杜桥眼镜技术质量监督所,全面参与眼镜质量管理。经过严格整治后,许多厂家投资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开发出一批适应国际市场的新产品。
“蹩脚货”已不再是杜桥眼镜的代名词。随着国内眼镜业的发展,市场空间的饱和,墩头村、酒店村和松中等三个村的“老板们”眼光更远,把目光瞄准国际市场。他们生产的成品镜和另配件中,通过“杜桥眼镜军团”
间接出口到美国、日本、波兰、智利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的还在俄罗斯、菲律宾、阿联酋、泰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5家销售网点和分公司,形成了一个跨国销售网;还有的已开始向美国、法国等市场挺进。眼镜质量的提高,使得“杜桥眼镜卖全国”变成了“杜桥眼镜销全球”。
|
|
来源:
台州日报
作者:
记者 周桂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