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招工难”的思考
www.zjol.com.cn
2004年08月11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盛夏季节,“缺工”一词为人们频频提及,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有报道说,珠三角制造业用工缺口在200万以上。短短几个月,企业招工从“春荒”走到“苦夏”,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招工难”所承载的信息是丰富的。首先,这是农民工与企业主双方要求不断提高的表现。如今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日趋理性化,内地农民宁愿到工资不高、社会保障比较健全的地区,也不愿意到就业岗位虽多、但工作极不稳定的地区。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对农民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者,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和农产品价格上涨,激发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当然,我们不能凭局部地区和行业出现的“招工难”,就简单地认为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出现逆转,更不能以“民工荒”一概而论。更多的情况是,一些地方产业的升级换代,提高了农民工的就业门槛。 在某种意义上说,“招工难”也是社会的一种进步,既体现了民工自身的价值,更给了这一特殊群体提高素质一次难得的契机。民工素质的提升,意味着需要学会一门本领,拥有一技之长。从技术层面看,面对“招工难”,要求企业承担员工培训的责任,也提示劳动力输出与输入地政府,应像培训城市产业工人一样,担当起培训农民工基本就业技能的重任。农民工有了更高的技能,自然就有了一个好的“身价”。有例为证:在有“童装之都”之称的湖州织里,企业主为了留住日益紧缺的工人,不仅为节假日期间往返家乡的工人提供专车接送,甚至还有企业负责人专程赶到安徽、江西一家家看望自己的员工。类似的事例蕴含着对“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这一习惯性表述的时代新解。 “招工难”引出的另一个话题,就是规范、优化城市的务工环境。务工环境包括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居住环境、卫生环境等等。良好的务工环境,折射出政府部门对待农民工的态度,体现出公民的文明程度,也展现出城市管理者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认识水平。而随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深入,农民工也在不断地选择城市。事实上,受“招工难”冲击最大的正是那些设备简陋,工作环境高污染、高危险的行业。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尉迟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