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办事效率高心理坦荡
www.zjol.com.cn
2004年09月08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从杭州市纪委传来的消息,自西湖区全面推行公车改革之后,滨江、江干、余杭等区公车改革试点也相继开始。目前,全市乡镇、街道的车改准备工作也正在进行当中。有业内人士指出,作为政府公务改革和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公车改革是大势所趋。 那么,公车改革到底给公务人员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记者在西湖区挑选了到区政府办事最远的一个街道——文新街道,随机进行了采访。 文新街道的公车改革从去年10月开始,按照试点三墩镇和翠苑街道的模式,取消公车,以每月发放车贴的形式对工作人员进行补贴,按职级不同从200元至1400元不等。而原有的8辆公车全部统一评估后折价卖给个人,专职司机分流安置。 办事效率高,心里坦荡荡
沈副主任曾经在外地工作过一段时间,当地要求所有的干部都会驾驶,因此他属于本本族中的“先行者”。但回到杭州以后,规定干部必须配备驾驶员,他也只能老老实实地照章办事,一手驾驶的技术派不上用场。由于街道工作繁杂,加上街道所处的位置离西湖区政府比较远,车改前,要出门办事,来回就是半天,如果再算上联系司机接送的时间,常常一辆车一整天耗在外面,办事效率不高,而现在,“如果有事,自己开车去办就行了,也不耽误人家的工作。” 而对分管民政的他来说,以前最麻烦的是遇到突发性事件,尤其是遇到半夜要处理基层急事的情况。按照程序,先通知司机从家里去单位取车,然后再到他家接人,再赶赴事发现场,如果司机住得远,一来一回,耽误半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对处理紧急问题非常不利。他说,这样办事,时间浪费得惊人,自己心急办不上事,还耽误了司机休息。 车改时,他从单位买了一辆面包车,虽然车价不是很贵,但耗油量很大,一个月的油钱要800块左右。经过车改,虽然个人开销明显增加了,但沈建成表示,“心里舒服多了,觉得值。”既不必再为半夜吵醒司机而感到愧疚,也杜绝了公车私用现象,更省去别人临时用车被纪委查到的担心。而且通过车改,原来的公车交给私人管理和使用,这些车辆的保养也更好了。 当然,车改以后,也会面临一些原来没有碰到过的事情。他笑着说,“出去开会前先得想好车停在哪里,如果开会的地方停车位置比较紧,他会提早赶到会议地点,‘抢占’一个车位,去迟了,为了停车就有可能连开会都迟到了。”
开着“小宝马”上街办公
“公车改革后,我们街道办公室的工作可好做多了。”党政办公室的郦晓莺显得很高兴,通过发放车贴,一般干部已经习惯“打的”或是自己骑车办事,不再逼着办公室安排公车,也不再有“没车不办事”的借口了。 郦晓莺介绍说,街道原来有8辆车,在西湖区的街道中算是最多的,但是车越多,用的人也越多。按照原先的规定,各个科要办事,都要先到办公室填申请单,但有时候有些领导急着外出办事,来不及到办公室登记就把车叫走了,而有些职员拿着车单却等不到车用,就到办公室吵吵闹闹,弄得同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一说要车,我就得满大街地打电话找车,真是又急又气。” 车改后,街道里已经没有公车了。对办公室来说,再也不用整日为派车而绞尽脑汁,也不用管理司机了,她的工作也轻松了许多。现在职员们都有不同层次的车贴,要外出办公,节省点就骑自行车或电瓶车,如果时间紧,就会选择“打的”,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等车办事了。 有意思的是,因为街道的领导大多配了私车,碰到与其他同事一起出门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客串”起司机来。“有时候和领导一起外出办公,领导就兼当车夫了。”她有些开玩笑地说,如果是路程比较近的公事,她就开着自己的“小宝马”——一辆在车改后买的电瓶车,说走就走。 中午时间被充分利用
作为街道招商引资的责任人,任国平对公车改革的感触颇多。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在公车改革前,单位给他专门配备了一辆车,但他还是感到许多不便。 “最难面对的是感觉要不断地麻烦司机。”任国平告诉记者,“招商引资工作,是要不停地在外面联系工作的,但是,司机是有他的工作时间的,在单位要求的工作时间外麻烦司机就很不好意思。” 中午,对于机关来说是休息的时候,但是对任国平来说,却是与客户交流的最好时机。这时候要用车,就会很麻烦。这也直接影响到了招商引资的成效。车改后,他下定决心,花了20来万买了一辆小车。虽然一年下来个人得多开支3万块钱左右,但是工作方便了很多,时间的利用率也提高了。 任国平告诉记者,原本被浪费的中午黄金时间,现在被百分百地利用了起来,他几乎每天中午都在外面跑。这么一来,他的业务人际关系就来得快多了,更加容易吸引到客户的投资。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文/实习生 张成 本报记者 孙立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