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老杭州,寻常巷落的青葱岁月
www.zjol.com.cn  2004年10月29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老杭州城里的寻常巷落,作为最朴素和真实的存在,记录着市井生活。而现在,在城市建设的洪流之中,硕果仅存的老巷子成为散落在杭州城里的珍宝。因为在那里,你还能找到属于上个世纪的生活节奏,那曾是属于这些寻常巷落的青葱岁月。

    皮市巷:丁香姑娘已逝

    皮市巷是戴望舒写那首著名《雨巷》的地方,但是如果你试图在皮市巷邂逅戴望舒的《雨巷》里那种“撑着油纸伞、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的话,那一定会大失所望。这里的人,甚至鲜少知道戴望舒是何许人。

    传说中那种古色古香的皮市巷知道的人很少。住在平房里的张大妈今年77岁,在这里住了50多年,她对皮市巷的印象向来不好。“50多年前的‘烂皮市’在杭州就很有名,因为它是最差劲的一条路了。一天到晚路上都是水汪汪的,又脏又乱。”而现在的皮市巷看上去也不见得多么体面。虽说以前的青石板路已改为柏油路,时宽时窄,坑坑洼洼的路充满了裂缝和烂泥,有几片凹陷的地方有好心人简单地铺了一层碎石,有一些路段不知何故地面湿湿的,来去的行人难免会在鞋裤上沾上点泥巴。“这还不止呢,这条巷实在是太吵了。”张大妈说。路不好,而且经常交通阻塞,车子太多了,三更半夜经常能听见的士响亮的关门声和扰人的喇叭声,搅得人睡不安稳。而现在,为了拓宽道路,施工单位又在这里挖水管,发动机声震耳欲聋。

    皮市巷的房子不算新,夹杂在小区中的还有几间古老的平房,据说有的甚至有100多年了,一间墙壁上还贴着“五好家庭”的标牌,小营综合贸易商行是比较老的商店。不见了丁香姑娘,忘记了戴望舒,皮市巷里剩下的都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世人。杭十中对面没名字的餐馆里人头攒动,一元一碗的牛肉粉丝卖得特别好;理发店里早有人在排队理发;小吃店里大妈在静静地剥着毛豆;收废纸、空酒瓶的三轮车夫边走边吆喝,修锁修表的大爷早把车子推到路边,边等待生意边和邻居高谈阔论。

    宝石山下二弄:繁华落尽

    一些年长的杭州人知道,宝石山下二弄至今仍保留着一段杭州老路。而如今的宝石山下二弄给人最熟悉的印象莫过于卡拉OK的“集散地”,成片的KTV娱乐城家家装修精心,甚至隐藏了门牌号码。或许这条老路真的为大家遗忘了,或许是这里的人都太年轻了,所以当我们询问一家娱乐城的店员是不是有这条路的时候,他只是很不耐烦地回答:“没有。”

    事实上,往里走10米就到了这段保留着的杭州老路。

    和10米外的灯红酒绿相比,遗留下来的这段老路真的显得很冷清。多年前宝石冷饮批发的字样还残留在墙壁上,告诉来人它的“身份”。一排平房、五扇红门的尽头就是流霞山庄。

    在宝石山下二弄8号门口,一位姓刘的奶奶脚穿绣花布鞋,手中拿着碗筷,从碗的朴素做工和陈旧程度来看,貌似十几年前流行的那种款式。刘奶奶今年已经90多岁了,但精神仍然很好,她是60多年前从安徽来杭州的,当时住在岳王庙附近,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搬到这里和小儿子一起住。刘大妈记忆中的宝石山下二弄比现在规模更大:“当时这里民居很多,现在唱歌的那块地方以前都是田地。”刘大妈说以前民居周围的路四通八达,现在剩下的也不多了。虽然冷清,但是住了那么多年,刘大妈在这里积累了深厚的感情:“政府曾经说要我们搬到高楼去住,我不愿意,那里像笼子我住不习惯。在这里我早晚都可以去白堤和断桥散步,身体要健康很多呢。”刘大妈告诉记者,别看这里只有5扇门,但每扇门内有4间房间,住着4个家庭,邻里关系相处很是和睦。

    附近的宝石山下二弄7号的群楼,古朴的风格依然存在,烟囱、竹篓、简单的纱窗足可以定位这些民居的风格。

    大井巷:从兴旺到衰败

    去过胡庆余堂的人必然走过这条大井巷,虽然很多旅游者只把它归结成河坊街的分支,其认识仅限于与河坊街毗邻的寥寥数米。但是只要更深入一些,就会发现,这里的安静平和与河坊街有着天壤之别。

    这条巷残留的历史痕迹是很明显的。我们依然能分辨一些楼房的前身,尽管有些已人去楼空,尽管有的二楼的门窗已残破得岌岌可危,随时有掉落的可能。“再回首发廊”、“车木加工”、“勤奋食品店”、“和生服装店”、“英式台球请上二楼”,这些名字携带着浓烈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气息;以前饮用的五口水井现在已作为“钱塘第一井”保护起来;偷偷往屋子瞅,还能看见竹藤桌椅和18英寸的黑白电视机。

    解放后大井巷的石板路改成了现在的柏油路,巷两边的两层阁楼保留着原貌,沿街的店铺一大早依然开张。围着一条青黑色的围裙的缝纫师傅已经把缝纫机和一些工具放在街道边,等待第一笔生意;大伯大妈拿出木板,在家门前摆起了摊位,售卖的是毛线帽、布鞋等日常生活用品;永昌顺的小吃店的女主人正在打扫卫生,准备材料,墙上写着供应的食物:馒头,粉丝等,红色的繁体字有些年代了,已经开始褪色。最有趣的是,一位大爷正坐在自家门口,抱着猫让它和小狗打闹,自得其乐。

    喜欢热闹的游人是不会注意到这里的。艺术系学生或者喜爱老照片的老外相比之下会投以更多的目光。“现在这么冷清,以前不知道多热闹,比现在热闹3倍都不止,现在只有胡庆余堂口头人还算多的。”81岁的徐大爷在这里生活了70多年,特别怀念以前的快乐时光。他说以前大井巷和中山中路这一带是杭州最繁华的地段了,胡庆余堂、张小泉剪刀店等老字号都在这里,人来人往的,热闹非凡。而居民大多都做手工艺活,比如编篮子之类的,徐大爷自己以前就是做天竺筷的。

    弥陀寺路:大隐隐于市

  早晨7点的保叔路已经布满缓慢挪动的汽车,一派繁忙喧嚣的都市景象。

    东面就是与保叔路平行的弥陀寺路,这条只容得一辆汽车经过的小路,也同样充斥着忙碌赶路的人们,大多数或骑自行车或徒步行走,来去匆匆,偶尔经过一辆汽车,就会造成“严重”的交通堵塞。

    不熟悉路况的人必然会惊讶在如此繁忙的地段上,一条古老巷落的隐秘存在。

    熊大爷是上世纪60年代搬到这里的,他一直住在路边一间小平房内,还沿街开了个简陋修车厂,他告诉记者,弥陀寺路应该算是杭州的老路了,30多年前的这里虽然没现在这么热闹,但过往行人还是很多的。他回忆说:“当时的弥陀寺路还没现在的一半宽呢,铺的不是沥青而是大块的那种砖石。路的西边以前都是空地,保叔路边上的房子也是这些年才造起来的,路的东边就是我们现在住的这些旧房子,和以前一样,基本上都没怎么变化。”

    而现在,尤其是到上下班高峰期,很多人因为保   叔路过于繁忙,都往这里挤,几个老头儿想下盘棋都经常被行人打扰。

    不过,这条至少有着30多年历史的弥陀寺路是相当“怀旧”的,即便是每天无数过客营造的快速节奏也未曾让它变化太多。弥陀寺路一直到104号为止,整条路还保留着当年的轮廓,而东面的一排房子原封未改,或平房或二层楼,屋子的空间很局促,有点四合院的风格,往里张望还能看见上世纪70年代的花布门帘、永久牌自行车等让人怀念的东西。一家面粉加工厂中几个工人在工作,隆隆的机器声夹杂着响亮的广播声,隐约还能听出是“经济之声”的节目。

    弥陀寺路12号,除了通用的蓝底白字门牌外,门上显眼位置保留着当年红色油漆书写的门牌号,墙上木制的报刊箱看上去也年份已久,而阁楼上挂着的鸟笼内,一只小鸟寂寥地鸣叫,吸引路上行人抬头张望。在楼房与楼房间的小路上,一位大爷正坐在屋外石凳上戴着老花镜认真地读着报纸,头发花白的大妈则站在房角,边抽香烟边看着路上过往的行人。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文并 王淑华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