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2005浙江两会 > 2004活力浙江 正文
   

守望我们希望之花 关注2004年未成年人成长

www.zjol.com.cn  2005年02月22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把脉2004年浙江教育,有一根脉搏跳动得特别有力,那就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旋律,从中央一直传唱至浙江大地。一场轰轰烈烈的净化社会环境、升华少年心灵的无声战争由此掀起。对于很难量化的思想道德建设来说,我们也许无法在短期内看到直显的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积聚的努力,将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提升过程。

  素质教育在浙江已经棋至中盘,对学生评价体系的变革打破了分数的垄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春假、课改、小班化,所有的指向都是让学生学得更快乐,发展得更全面。

  938万少年今天虽然尚未成年,但是他们稚嫩的肩上挑着明天的浙江,他们决定着浙江的未来。

  破解少年的迷茫

  半年前,本报记者曾做过一组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的调查,我们曾为迷路的少年而焦虑,为他们短短的归家路上的诱惑而担忧,也为学校德育的苍白而叩问……

  在当时的一声声追问中,一个正值花季的边缘少女深入了记者的记忆。

  小薇在城西的一家知名中学上学,但是,这个看上去文文静静的女孩,有时会做一些令人大跌眼镜的“出格”事:她不断地向班里的同学“借”钱,并且在爸爸帮她把钱还给同学之后,又再次把钱“借”了回来。她狂野不驯,焦躁不安,既想引人注目又想隐藏自己……她的另类与父母的唇枪舌战有关,与彻夜不停的麻将声有关,与背着父亲偷情的母亲的不告而别有关。

  眼看着一个少女因为正常家庭温情的丧失而越滑越远,校长和老师们心急如焚。学校派了一个比小薇大不了几岁的王老师去接近她,惟一的任务就是“倾听”。一次、两次、三次……第五次,她主动找到王老师,竹筒倒豆一样一口气说了两个小时……王老师只是简单地告诉她:“心里有了不痛快,随时来找我,我的手机24小时为你开着。”

  很难统计有多少像小薇一样的边缘少年在学校和社会的关爱下迷途知返,但这一定是一个很大的数字。类似帮助小薇这样“一对一”开展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建设的模式,首先发端我省的湖州市,目前该市有100多所学校开展了“德育导师制”,针对每个同学的个体差异,度身定做了德育方案,全程关注其心灵成长。目前,湖州作为我省的试点已经取得了优良的效果。这也成了我省德育的一个大方向,省教育厅已经把在全省推广“德育导师制”列入了2005年的工作计划。

  可以想见,2005年的浙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将走得更远。据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的董惠铭处长介绍,明年的重点除了推广“德育导师制”之外,还将联合省公安厅建立起预防未成年人失范的预警制度。目前,这项被称为“保底”工作的文件已经形成,不日隆重登场之后,又将有更多的“小薇”将从寒冷的边缘回归温暖的主流。

  还孩子纯净网络天空

  “小鹏已经快一个月没上过网了,现在正在他妈妈的小摊上帮忙呢。看样子,这个网瘾十有八九可以戒掉了!真是多亏了老朱啊!”电话里,爸爸的声音透着高兴。爸爸说的“老朱”叫朱强荣,是和小鹏结对帮他戒网瘾的志愿者。这两天,老朱正忙着帮小鹏联系学修汽车的事,“孩子好不容易断了这个瘾,要让他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才能栓住他的心。”老朱说。

  几天几夜泡在网吧通宵打游戏,因为上网,初中毕业就辍学了……一个月前的小鹏为此让他的父母伤透了心。其实,像这样沉迷在网络虚拟世界里不能自拔的孩子,已经成了不少家长的心病。据保守估计,在全省,至少有10万个类似的网瘾少年。在这些孩子的背后,是那些心急如焚的家长、阴霾弥漫的家庭。为了抵挡网络这面“双刃剑”对未成年人的伤害、使这些孩子走出虚幻的网络世界,今年以来,社会各界纷纷出谋划策并身体力行:

  团省委、省教育厅、文化厅等联合开展了“百万亲子绿色上网行动”,至今为止,在全省已经开展了30多场巡回演讲;

  2月至8月底,全省工商部门在网吧专项整治行动中共取缔无照经营网吧774家,查封违法经营场所370处,查处违法违规经营户236户,没收电脑4000余台,吊销营业执照23户,网吧整治初见成效;

  11月底,在杭州,刮起了一阵“陶旋风”。在杭州市团市委等几家单位的联合邀请下,华中理工大学的心理学专家陶宏开到杭州来办了一次讲座,主要内容是如何帮助孩子摆脱网瘾的困扰,并专门为杭城的上百名心理辅导志愿者上了一课。团市委一位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有数十名志愿者正在接受培训,有的志愿者已经像朱强荣一样,开始通过一对一的方式,帮助那些上网成瘾的孩子。

  筑起花季“防护栏”

  还有几分钟就要放学了,一个可疑的男子在校门口徘徊了好一阵子后慢慢向大门走来,并突然亮出了凶器。与此同时,校园内铃声大作,原来,门卫早就注意他好久,并及时按下了紧急报警器。听到“紧急通知”的学生们有条不紊地跑回到教室,并反锁好门窗;老师们也迅速分头进入到各自的岗位……这样的场景,今年以来,在不少中小学,甚至幼儿园上演着。当然,这只是针对校园外来侵害的一次次应急预案演习而已。

  校园安全事故一直令全社会揪心。针对如何科学地建立事故预防机制、如何防范安全隐患、事故责任怎样划分等问题,从5月1日起,全省正式实施了《浙江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

  相对于校园内的安全,学校周边的环境则集中展示了社会不良环境对孩子的心灵腐蚀。摸彩、刮刮卡、游戏房……放学路上的种种诱惑经常让孩子们忘了回家的路。为了整治校园周边环境,还校园周边一方净土,省里专门成立了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办公室,多次协调教育、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

  打破分数的垄断

  在全国首开先河的春假中,脚登溜冰鞋的“留守小孩”高月成了我们关注的对象。在首个春假中还有些放不开手脚的高月,在秋假时相约同学,痛痛快快地出去到郊外游玩、探险、野炊,好好撒了一把平时被功课禁锢的野性。回到课堂上,她说,她骤然发现教室突然变明亮了,老师的笑容也更多了一份亲切,脑袋也像加了油一样好使了。

  破解分数的垄断已是当下中国、也是当下浙江的现实与方向。2004年的深秋,必然将在浙江教育史上留下深重的一笔。对于被确定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余杭区的孩子来说,他们首先被从分数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以往薄薄的成绩册已被“成长记录册”所代替。

  这样的评价体系,使中考不唯分数成为可能。中考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从此打破了分数简单相加决定学生好坏的时代。

  对学生评价体系的改变是导向性的,这必将成为浙江教育在素质教育探索的有力一推。在2005年的浙江,这样的变革将从国家“课改”实验区延展到每个中小学生身上。一份散发着油墨香的关于评价标准变革文件已经在省教育厅新鲜出炉,等待着被宣读。

  另一份等待被宣读的文件也是重量级的。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的董惠铭处长说,这个关于“减负”的文件,将是浙江教育史上最“有力”的,因为一旦“减负”执行不力,学校校长将被问责。

  加上已经率先在全国全面推开的“课改”和“小班化”教育,浙江在“素质教育”这四个字上做足了文章。一个浙江教育的走向已经在这些措施中清晰地凸显出来,可以想见,我们的孩子,未来浙江的主人,将在以后的日子里学得更轻松,学得更快乐,发展得也更全面。这才是未来需要的既有学问、又有素质的现代。

  [1]  [2]  下一页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记者 陈桔 陈欣 实习生 楼顺忠  编辑: 杨晓燕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