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解读纲要:用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大省
www.zjol.com.cn  2005年08月01日 16:51:17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经济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3年多来,阔步走在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征程上的浙江人,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建设文化大省的宏伟架构,满怀信心地迎接新一轮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纲要》:文化大省建设的进军号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省第十次党代会认真贯彻这一重要精神,提出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2000年,省委在制定新世纪第一个发展纲要时,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着眼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统一,把文化的发展摆到了战略的高度加以整体规划,讨论通过了《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将此与建设经济强省的目标融合,与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部署接轨。

  这无疑是新世纪发展先进文化的奠基礼,是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进军号。人们越来越真切地领悟到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越来越深刻地理解江泽民总书记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三个代表”重要内容之一的深远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发生许多新变化。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我省在建设文化大省的实践中,始终把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思想道德教育高潮迭起。在群众性讨论基础上产生的《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虽说只有992个字,却使社会全体成员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行为操守的准则。

  总结推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全省开展学习范匡夫、马健、毛泽平、张家明、朱缀绒等先进典型的活动,为从政道德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教材。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再创佳绩。紧密结合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广泛、深入地推进,杭州、宁波跻身全国先进城市行列,温州、绍兴、嘉兴等市城乡面貌大变,绍兴县、慈溪市、萧山区、义乌市等创建工作成效显著,舟山文明旅游景区焕然一新。各地还涌现了1023个省级文明单位、110个省级文明社区和107个省级文明村镇。

  通过广泛深入地揭批“法轮功”,人民群众进一步认识到邪教的反动本质,自觉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

  创新:文化大省建设的生命力

  作为民族灵魂和精神旗帜的文化,必须继承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又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不断进行文化创新。这是文化大省建设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必由之路。

  浙江是资源小省,何以成为经济大省?新千年之交,全省开展的“总结浙江经验,弘扬浙江精神”的大讨论,使人们豁然开朗:我省经济之所以持续快速发展,追根究底,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浙江有深厚的文化渊源、文化传统和文化积累。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孕育出来的特有人文精神,经过改革开放大潮的锤炼而获得创新———“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究实效”。过去,我们凭着“浙江精神”,赢得了居于全国前列的经济成就。而今,在率先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更需要高扬“浙江精神”。

  3年多来,我省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创作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优秀作品,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一大批文化设施,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矗立于现代都市之中;全省财政在文化事业中的投入达10多亿元,特别是加大了对公益类文化事业的扶持;文化体制改革进程加快,初步形式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新兴文化产业群体以及城市带动农村的文化发展格局,传媒业、旅游业、演艺业、美术业、会展业、体育业成为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出版集团正在孕育更大的发展势头。

  文化大省建设的提速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深入开展,浙江精神的广泛宣传,文化市场的日益繁荣和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浙江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互动:现代化建设的交响曲

  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精神源泉和动力。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兴起,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联系更加密切,文化与经济日趋融合。加快经济发展,就必须加快文化发展;加快文化发展,又离不开经济的支撑与机制的改革。文化大省建设如果不能与经济强省建设互动,现代化建设就会出现“跛足”现象。

  应当清醒地看到,我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经济整体素质有待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层次和水平有待提高。经济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竞争,经济实力的提升需要文化的支撑。

  发展文化产业,我省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并且经济建设中积累的经验、机制和资金,将为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鲜活力。文化产业的充分发展,可以优化我省的产业结构,有利于繁荣经济,扩大就业,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全面实现社会进步。实践证明:文化和经济日益相互渗透,经济的发展中有文化的作用,而文化的勃兴反过来推动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看到,在新千年重新亮相的杭州“西湖博览会”,连续两年全面提升了省城会展业、服务业;舟山的沙雕节连办3年,引来了43万中外游客,带来了3亿元的联动效益。

  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经济竞争力就越强。台州市在城市建设运作中培育文化产业,不仅带动了市民的文化消费支出,而且优化了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民间资金的投入;浦江县将书画文化、民间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融会贯通,发展了水晶制品、竹木根雕等工艺品产业,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同样可喜的是,不少知名企业不仅在企业经营中导入了文化理念,加大了文化含量,而且以高涨的热情投入文化产业。这些景象都鲜明地显示:经济强省建设的高潮,正在呼唤和推动着文化大省建设的高潮。


来源: 中华文化信息网  作者:  编辑: 周若耶

相关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