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省浙江对文化建设格外“钟情”。省委全会着眼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最近作出“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个连创经济佳绩的经济强省,正在全力打造文化软实力。
做强“文化引擎”刻不容缓
浙江对文化格外“钟情”有其必然性。
作为我国第四个国内生产总值越过万亿元的省份,文化引擎是解析“浙江经济现象”的一把钥匙。正是“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和“文化基因”,“一遇雨露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深层原因。不过,在浙江经济快车加速疾驰的同时,浙江反思发展中的得与失,日益深切感受到文化的重要性。
先看社会领域。今年春夏,个别市县发生的因为企业排污导致的群体性事件,既暴露出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也反映出一些公众“依法诉求、理性诉求”意识的淡薄。全省正在进行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一些市民丢烟蒂、闯红灯、随地吐痰、大声喧哗……同样凸显文明素质差距。
再看基础性的科技、教育指标。虽然经过近年大力实施“引进大院名校”等战略,浙江的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升至第六、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第七,但浙江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仅列全国16位。2004年浙江首次进行的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及需求调查显示,该省每千人中,只有75人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总体达标。
还有经济领域的不良事实:在浙江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越过万亿元大关的喜悦中,区域性、水质性缺水情况进一步加剧,江南水乡遭遇“水荒”,个别“污染大户”企业长期超标排放甚至偷排、漏排,危及浙江“母亲河”钱塘江;在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些企业仍然安于模仿,满足于量的扩张,不愿意投入技术研发,创造品牌名牌。
浙江的干部群众在思索:为什么浙江的经济发展得这么快,还在出现不和谐的社会事件?为什么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老百姓的文明习惯不能得到同步提升?为什么仍然有为数不少的企业缺乏这会责任感,对转变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反应迟钝、缺乏热情?
直面现实,省委负责同志格外清醒:文化的力量,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政治、社会的力量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浙江的发展需要更加强大的先进文化支撑。可以说,对文化的重视是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的。今后一个时期浙江能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文化力量的深刻认识、对发展先进文化的高度自觉和对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力度。“经济大省必须建设文化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