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浙江省委宣传部、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联合主办的“浙江省2005年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将于9月24日揭幕。
今年是我省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的第四个年头,今年科普周以“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与前三届相比,今年的科普周活动有何新的背景、意义和亮点呢?省社科联党组书记陈永昊昨天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鸟之双翼,车之两轮
党中央明确要求“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
“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好比是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公众的科学素养对国家和社会发展以及人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陈永昊说,有的人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其实,自然科学与技术能够创造物质生产力,哲学社会科学也在解放、发展生产力中发挥巨大作用,如观念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等等,都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如当年真理标准大讨论带来的思想大解放、改革开放大推进、社会生产力大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哲学社会科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进步、推动生产力解放的重要基础。在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人的素质提升中,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作为“两轮双翼”,是缺一不可的。
陈永昊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癌症需要医学治疗,但癌症的产生与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相关,环境污染需要依靠国家的法律、企业自律等手段加以治理,必然涉及社会科学领域;即使是病人也需心理上调适,与病魔作斗争,就涉及到人的人文素养了。“建设现代化关键在人,在人的现代化,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现代化。”陈永昊说,领导干部适不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有没有干现代化的能力,包括思想能力、实践能力,这都取决于他的科学文化素养、思想道德水平、思维认识能力。
陈永昊说,哲学社会科学对于自然科学还具有导向功能,起到“方向盘”、“制衡器”的作用,比如对生命科学的研究需要依靠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导、严密的法律制度制衡,以防止违背人类良知和道德的事情发生。
研究浙江发展的文化基因
今年科普周借了我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东风,陈永昊说,省委对建设文化大省布局完整、科学性很强,强调了增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解放和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这些都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省委提出的“八大工程”背后都要靠正确的哲学社会科学作指导,其中文化研究工程更是全省社会科学界直接的任务。陈永昊说,浙江文化是浙江当代发展的根源之一,是一种精神基因,如浙江历史上出现的“义利并举、农商并重”等思想在浙江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年科普周的三个亮点
今年科普周着重在整合资源、突出创意、突破方式上下功夫:从9月24日起到10月中旬,省市县将错时联动,把基层力量调动起来,把有关部门、高校的力量结合起来;科普周将增加吸引力、公信力,创新运作方式,引入市场机制,做强科普活动的品牌。
今年科普周具有活动进一步细化、活动载体进一步拓宽,活动重点进一步突出、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四大特点,而且所有的讲座和咨询都是免费的。据统计,全省共有10个市53个县(市区)参加科普周,共推出科普报告讲座及开放式研讨780多场,广场咨询40余场,其中24日开幕式在杭州武林广场大型咨询活动将有700余名专家现场“问诊”,为公众释疑解惑,同时还辟专区推出了反映浙江省人文科界20年成就的成果展,充分展示我省文化大省建设的喜人气象。
另外有科普展览40余场,社科下基层活动100余次,社科知识竞赛20余次,文艺演出和人文科普及电影1590余场,社科培训20余场,主题宣传及其它活动50余场,是历届科普周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