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又称“老上海蜡像馆”,坐落于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内。它拥有1000 多件珍贵文物,100多尊真人蜡像。由“车马春秋”、“城厢风貌”、“开埠掠影”、“十里洋场”、“海上旧踪”,“建筑博览”六个部分组成,是游人了解老上海的一大景点。
踏进蜡像馆,仿佛来到了五方杂处的老城厢,漫步在五光十色的十里洋场。在这里您可领略上海开埠700多年的发展历史——
大礼轿上百盏灯
走进展馆,最醒目的是一顶做工十分考究的轿子,红黄颜色相间,喜气中显示着华丽和富贵。
据说,清末民初时,上海人结婚通常都会用到轿子,以它来增添结婚时的喜庆气氛。百子大礼轿是宁波人周宗余的父亲专为他制作的花轿。
这顶婚轿的轿身是用黄杨木雕刻而成,图案依次是麒麟送子、太白醉书、天官赐福、贵妃醉酒四则戏剧故事。热闹而吉祥,这个轿子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顶上安置了100多只小电珠,是用干电池发光,这在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可是十分罕见的。这100多只灯泡象征着多子多孙,是当时人们祈求儿孙满堂的一种美好愿望。
周宗余的父亲是一位轿行老板,他为长子周宗余制作这顶婚轿时,可谓煞费苦心。他特地到浙江东阳请了10名雕工,花了10年才完成。可惜的是制作工期太长,轿子制成时,周宗余早已娶亲,第一次乘坐这顶百子大礼轿的是周宗余的妹妹。
豆腐铺里做豆腐
老城厢附近的“豆市街”源于豆腐铺。如图所示是当时上海常见的一家豆腐作坊。店里的磨、纱布、灶等都是做豆腐最基本的器具。馆中展示的就是豆腐铺女主人清早营业的场面。
清代以后,北方海船将大豆、豆油、豆饼运抵上海。商人又将大豆分散运销江南各地,于是一家家豆腐铺汇集于此,就有了“豆市街”。
“濮刀”出自打铁铺
上海及周边地区的人往往把菜刀叫作“濮刀”。这是因为清代上海城南门有一位叫濮元良的人开了家叫“濮万顺”的铁铺,他打制的菜刀锋利耐用,名闻遐迩。铺内有一个传统的打铁炉子,先人就是利用如此简单的工具打制出各种各样的铁制品和日用品。
竹器店里货色多
老城厢附近的竹行码头街曾是竹子进入上海的主要码头。于是码头边就出现了竹器店,店家自产自销,竹篮、竹椅、蒸笼等各式竹器制品琳琅满目。逐渐就有了篾竹弄、筷竹弄这些上海较早的竹制品集贸市场。粗大的毛竹成了建筑材料,较细的竹子则是竹编器具最好的材料。
从独轮车到电车
上海开埠初期,人们仍然使用传统的交通工具:轿子和独轮小车。轿夫能自如穿梭于大街小巷。而独轮小车更是民间盛行的交通工具,当时许多纱厂女工把它作为上下班的代步工具。
黄包车的发展逐渐取代了独轮小车。黄包车由日本传入我国。它的车身涂抹的都是黄色桐油或黄漆,因此被称为黄包车。
19世纪70年代初,在自行车传入上海之后,另一种新式交通工具三轮车也应运而生。最初时三轮车的乘法是车夫坐后,乘者在前。以后三轮车改进了这种乘法,而后成了现在的模样。
1908 年3月5日,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开通。据记载,这一天人们怀着好奇心前来观看。看的人虽多,乘客却寥寥无几,因为有传言说电车带电,人们都怕触电,所以不敢贸然乘坐。于是电车公司想出了各种办法来消除人们心中的顾虑。电车就这样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老虎灶边可休闲
过去,上海居民每天靠炉子做饭、烧水。而生炉子是件麻烦事。于是上海的弄堂口就出现了专门供应熟水的“老虎灶”。
上海人为什么把熟水店称老虎灶,没有统一的说法。有的认为这种灶的样子像一只蹲着的老虎,其灶膛如虎口,镬如虎眼,于是被叫作“老虎灶”;有人认为是因烧水的灶耗柴量很大,犹如老虎吃食,故称“老虎灶”。
一般的老虎灶只供应熟水,规模稍大的还设有简易浴室或茶室,茶室里还有评弹说书之类的演出。1943 年9月全市的老虎灶有746户。如今要在上海市区寻找一家老虎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