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社会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25年海路邮心 记者随“信使”焦志安送信记

www.zjol.com.cn  2006年10月15日 08:26:35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焦志安为老大爷送报刊 卢华梅 摄

  10月9日,在第37届世界邮政日,舟山市普陀区六横邮政支局的“海岛信使”焦志安,应邀走进了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讲述他25年来默默无闻的投递服务工作。

  今年48岁的焦志安1982年参加邮电工作,分配到舟山普陀六横佛渡乡邮电代办所,成为一名小岛投递员。20多年来,他步行邮路累计行程16万多公里,自行车邮路行程12万多公里,穿破了几十双解放鞋;共投递报刊、信件等邮件200余万件,处理疑难邮件500余封,从未发生延误和错投邮件。2005年,他被评为全国百佳投递员;今年又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10月13日,本报记者背上了邮包,跟随焦志安,在他的投递路线六横岛五星段进行了跟班采访。自行车来回行程近50公里,耗时近5个小时,走访了里岙、万金、积峙、嵩山、五星等9个村,体验了一个海岛信使的辛苦工作。

  “从没见过这么细致的邮递员”

  从六横岛中心镇上出来,骑过几个村子,抬头望去就是一段蜿蜒的山路,荒烟蔓草间隐约能看到一条人踩出来的小路。但是当风景变成了几十年每日工作的必经路途,留下的就只有坚守和责任。

  五星段是六横岛上最长的邮路,山路崎岖、道路狭小、岗岭众多,我自愧自己的体力和耐力。“没关系,我们慢慢走,你可能不习惯走山路。”焦师傅在宽慰我之时,我看到他的那件绿色的制服早已被汗水打湿贴在后背上。这是一年中海岛上比较舒服的季节,海风湿润而温暖。而冬天的海风吹到浸满汗水的身上又是怎样一种滋味?焦师傅只是用一句“习惯了”来回答我。

  六横中学门卫老董坐在传达室里,远远地看到焦师傅骑自行车来了,就扬起手来热情地向焦师傅挥手。正当我疑惑邮递工作能做到怎么个“细”法时,董老伯已经从身后的柜子里拿出一个文件夹打开给我看,文件夹内是一大叠打印的单子,“学校里订阅的杂志比较多,每次杂志到了要做登记,而我一个个去查杂志代号登记起来很麻烦,有一次我跟老焦说了这事情,没想到第二次他来送杂志的时候,就多给了我这张清单,这一次来了哪些杂志、杂志代号、第几期,一目了然,清清爽爽。我以前也在其他地方当过门卫做过收发,工作能做到这么细致的邮递员我还从来没碰到过。”

  装了牙刷的“百宝箱”邮包

  我在焦师傅的邮包里发现,除了信件还有塑料袋和牙刷。焦师傅解释,他跑的邮路长,一旦下雨,他就用塑料袋包住邮包里的信件,防止它们被淋湿;送挂号信时,碰上不会写字的老人,要用私章签收,牙刷就是用来清理私章的。为了方便群众用邮,他还随身携带邮票、包裹单、信封、信纸及报刊目录等邮政业务单。只要群众需要,他就为用户办理订报刊、寄信、包裹,并为不识字的群众代写信件。

  一位老人告诉我,一位不识字的军属老大娘,儿子在外当兵,15年来,写信、读信、寄包裹等,焦志安都帮她做了,平时他还帮助老大娘挑水、买米、做家务,大娘把他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

  送信送到“着魔”境界

  从五星村到涨起港村,上坡下坡就有2公里。上山脚发软,下山脚打闪,我们互道“小心”,异常谨慎,但险情还是发生了。焦师傅从地上爬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土,哈哈笑起来:“没关系,要是下雨天,刹车不灵的话那才糟了。”这些崎岖不平的山岗小道,一到雨天小道会变得泥泞不堪,一不小心就会坠入大海。

  2002年9月,焦师傅收到一封从北京发出的收件人为“涨起港村张林”的大学入学通知书,他走遍了涨起港村,也找遍了村委和学校的有关档案,却查无此人。第二天他清晨5点出班,提早完成当日工作后再去寻找,连续找了好几天还是没有结果。焦师傅的同事说,那几天焦师傅整个人跟着了魔似的,吃饭时也想,晚上睡觉时也想。最终他在一家村办企业找到了张林的邻居,原来张林已改名为张永柏。当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找到张林时,他的心情比考生本人还激动、还高兴。

  我和焦师傅聊起这件事。对于“着魔”一词,焦师傅哈哈笑了起来。他说,这手中的录取通知书凝聚着考生十年寒窗的艰辛付出,尤其是对于教育力量薄弱的海岛农村而言,考上大专院校更是难能可贵,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把通知书送到学生手里。

  焦师傅告诉我,与城镇信件有很大不同,海岛信件多以村镇为收寄地址,投递信件主要是依靠邮递员对岛上居民的了解。几十年的海岛邮政干下来,他已经摸索出了一套送疑难信件的方法:找村里的文书查名单,再到医疗站、学校、小店等公共场所询问。

  他昏倒在送信路上

  在调到六横之前,焦志安一直在另一个小岛佛渡当邮递员。当初佛渡乡共有7个行政村,14个自然村,邮路全程30公里,焦志安每天要翻6座岭、4条海塘。为了把每天的报刊邮件及时送到用户手中,不管刮风下雨,每天清晨天蒙蒙亮,他就带上雨衣、手电筒、干粮和沉甸甸的邮件开始一天的步班投递。

  有一次,邮电所接到一份从台湾发到佛渡捕南村的加急电报,而当时焦志安刚完成工作回来,又发着39摄氏度的高烧。但他看到加急电报后不顾自己身体虚弱,到医务室打了一支退烧针便拿起电报直奔捕南村。去该村来回需20公里路,且都是高低不平的羊肠小道。焦志安走着走着昏倒在半山腰里,天渐渐地黑下来,突然一阵大雨将他淋醒。他咬紧牙关,忍着痛苦,跌跌撞撞继续前进……电报终于送到了村民手中,村民见到全身上下湿淋淋的焦志安,心里万分感激,一定要他留下换件衣服,歇一歇,吃过晚饭再走,焦志安说:“这是我的本职工作,不要感谢。”说完就走。赶回单位他就倒下了……

  -采访手记

  采访回来,我的思绪似乎还停留在东海那个小岛上。跟随焦师傅送信是辛苦的,但心情却很愉悦。陡峭的山间小路、蜿蜒的田头机耕路、危险的海塘堤坝,每到一地,就会迎来村民热情的招呼,焦师傅在村民中赢得的信誉和地位从他们的热情中显而易见。

  六横岛的村民多以船舶修造和水产加工业为主,年收入大多超过2万元。老焦干了25年的投递工作,但每月工资却还不到800元。我问焦师傅,25年的海岛邮递员做下来,有什么想法。本来就不善言辞的他,憨厚地笑了笑说:“没什么想法。”后来他妻子对我说的一番话,或许是对焦师傅这句话最好的注解。

  焦志安的妻子赵爱琴任职六横镇副镇长,妻子的职位和老焦的工作形成了巨大反差。在采访过程中,我听到不少村民的议论:这对夫妻有意思。赵爱琴说:“我的确感到过动摇。我当时对他说‘我是公务员,工资足够生活了,你在家里带孩子,做家务可以了。’他说‘我离不开这份工作,对这份工作有感情,几十年来一直坚持,就是要坚持把这份工作做好。’我后来想通了:既然他喜欢这个岗位,那就让他去做吧,生活清贫一点没关系,幸福就好。”

  诗人艾青在诗中曾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对我来说,与焦志安一道走海岛邮路,是一次对意志的考验,更是一次对人生的感悟和精神洗礼。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陈昭政 刘科峰 陈进红  编辑: 陈天怀

相关稿件
·浙江邮政联手阿里巴巴 网上商城昨起开门迎客 2006-10-10
·我国邮政政企分开 浙等5省市建省级邮政监管机构 2006-09-08
·邮政政企分开 邮政服务质量有人专门管了 2006-09-06
·我国邮政政企分开 浙等5省市建省级邮政监管机构 2006-09-05
·"只存不贷"将成历史 邮政储蓄存单最高可贷10万 2006-08-29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