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高层吹风 | 浙江观察 | 理论前沿 | 决策解读 | 工作简讯 | 中心组学习 | 社科信息
    
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形态与现代价值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精华,集中反映了这个民族的特有性格、价值取向和共同信念。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所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既源远流长,又博大精深;既具有相对稳定的历史形态,又具有与时偕行的现代内涵;既包括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又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崇高精神。当前正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的体现。回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流和发展,深刻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形态和现代价值,对于弘扬和培育当代中华民族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首先要厘清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源流,全面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特点和深刻内涵,从理论上界定“民族精神”这一特定的文化范畴。其次,要研究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深刻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本质和现代价值,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具有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蕴涵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其基本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并将通过不断的自我更新和充实完善而成为打上时代烙印的民族主旋律,从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民族精神是一个历史内涵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概念,是传统性和时代性的统一体

  十六大报告中说:“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这是对民族精神科学内涵的精辟概括。民族精神是一个道德文化范畴,它是一个民族最独特、最本质、最深刻的文化特征,它有着博大精深的内涵和丰富多样的内容,并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中呈现出不同的目标和侧重点。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民族精神主要表现为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难的时刻,民族精神主要表现为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在和平建设时期和日常工作生活当中,民族精神主要表现为爱岗敬业、勤奋进取。民族精神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文化体系。

  民族精神既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又有着特定的时代特征;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因陈延续,又是时代发展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是一个历史内涵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概念,是传统性和时代性的统一体。从历史传统来看,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可概括为为国忘家的爱国精神、与民忧乐的济世精神、舍生取义的尚义精神、克己奉公的牺牲精神、修身为本的重德精神、乐群贵和的和谐精神、重义轻利的无私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等。从时代发展来看,中华民族精神经过革命和建设、改革和开放伟大实践的历练,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可概括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等。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一个与时俱进、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的文化体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源于《周易》已成为最早、最能充分表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名句,民族精神的发端亦可追溯于此。“自强不息”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百折不回,奋发图强的优良传统;“厚德载物”表现了中华民族宽厚包容,兼收并蓄的胸怀和气势,始终激励着中华民族奋发有为、不断进步。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以儒家伦理道德学说为主干的伦理型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强调个人修养、崇尚民族气节的优秀品质。近代以来,为了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状况,中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奋发图强,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这些都是中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自强不息揭示了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来源。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来自她的成员对国富民强的不懈努力,来自对民族自立、自尊、自强的强烈渴望,来自对至善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执著追求。就民族、国家的发展而言,在民族兴旺发达、繁荣向上时期,人们总是怀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在外敌入侵、民族危亡的关头,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人们顽强地反对侵略;就个人的人生价值而言,自强不息表现为仁人志士在强暴面前坚持正义,宁死不屈,在人生遭遇挫折时则奋发图强,为理想不懈奋斗。

  一种民族精神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适应时代潮流,能不能与时偕行地丰富着自己的内容。古代世界曾产生过许多不同的文明,但大部分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些文明无法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形势。而中华传统文明所铸就的民族精神具有融合涵化的兼容胸怀,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吸纳了外来文明的优秀成果,不仅没有停滞和落后,反而进一步强大和充实。由此可见,我们所倡导和弘扬的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一个与时俱进、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培育和创新的文化体系。

  中华民族精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积淀和发展,成为一种深深熔铸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力量。但由于传统的民族精神生成于农耕文明的土壤之中,难免会有局限和不足。因此,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仅仅继承传统的民族精神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培育出反映时代特征、社会发展要求的当代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关键是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形态和现代价值

  中华民族精神一主多元的当代形态。中华文化是多元统一的文化。在这个多元统一的文化体系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凭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依靠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形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华民族才得以经受住各种艰难险阻的考验,一直保持着坚不可摧的凝聚力和绵延不绝的生命力。同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还包含着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勇于创业、重视道德、崇尚节操、追求和谐、崇尚科学等丰富的内容,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精神一主多元的时代特质,成为支撑中华民族历久不衰、兴旺繁荣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博采众长的时代特征。民族精神是源自于长期的积累和历史的沉淀,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和信仰信念是一个民族所共有的,但是不同地域、不同区域、不同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实际形式和具体内容是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如西方发达民族“重视科技”、“探索进取”的民族精神,使它们在自17世纪以来的几百年里,在科技、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超过了四大文明古国,成为近代文明的发源地。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富于创造和善于学习的民族,所锤炼和锻造的文化精神具有博大的胸怀和兼容的气质,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因吸纳外来文化与文明,得以进一步充实和壮大。

  中华民族精神勇于创新的社会功能。民族精神不是民族内部自发形成的,也不是从民族外部简单移植的,而是一个民族精心培育、自觉完善、不断丰富的结果。这既是中华民族精神内在本质,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一种民族精神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能否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能否紧跟社会进步的步伐。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我们不但要继承和延续优秀的民族精神,同时更要丰富和发展时代的民族精神,不断增添新的、鲜活的时代内容。具体来说,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内容,以提高全体国民对民族精神的高度认同;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提供了新的思路,以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复兴大业;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新的支撑,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等。

  (作者单位分别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石油管道华中输气分公司)

相关稿件  
·实践方案12、“传长征火炬,扬民族精神”活动
·“越魂——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大型文物巡回展启动
·“民族精神代代传”图片展昨开幕
·弘扬民族精神 发展青年文化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