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2月9日讯 传统花灯、彩珠灯笼、丝网花灯笼……元宵还未到,杭州灯芯巷社区各色灯笼就已亮相。原来,这个社区今天正举行一场学做灯笼比赛,以此喜庆新春佳节。
最热闹的要数制灯高手卢章林家了,小小的屋里悬挂了宫灯、鲤鱼灯、龙灯等10多只灯笼,流光溢彩。邻居“粉丝”们学灯的热情也很高。“喏,这竹篾要这么弯过来。”卢章林不时指点“徒弟”们做灯笼。原来,大伙已经商量好:今年元宵节要用自己做的灯笼扮靓楼道。这不,已有心急的居民把做好的灯笼挂在楼道里,看上去很是喜气。“元宵节,我们还要好好赛一赛,看谁扎的灯最别致,最招人喜欢!”居民们说。
除学做传统花灯之外,居民们还捧出了很多别出心裁的灯笼。社区文艺队的队员们正在用红、黄彩珠制作“迷你小灯笼”,穿针、引线、挂珠,一会儿工夫,漂亮的彩珠灯笼初显雏形。居民吴水芳笑呵呵地说:“这灯笼俏得很,还没做完,就被居民们预订光了!”另有几位居民则围在一起做起了奥运鼠灯笼。这些灯笼用KT板作材料,贴着运动小老鼠,小老鼠或挥球拍,或打篮球,形态可掬。居民们高兴地说,学会了做灯笼,这个春节过得太开心了!
云和:老区和新村畲汉友谊深
浙江日报云和2月9日电锣声阵阵鼓点密,你方唱罢我登场。今天上午,云和县云和镇举办了“畲汉一家亲”新春文化擂台赛,畲族新村的农民与老社区的居民赛起了文化。
柘园新村是云和镇首个下山脱贫的畲族村,去年整村搬迁下山后,与新华社区毗邻,成了友好共建单位。为了喜迎新春,新华社区向“新”邻居提出了新春赛文化建议,以此增进了解,构建和谐邻里关系。
8时不到,柘园新村活动室里已挤满了人,调试音响的,吹气球的,挂中国结的……新华社区的老年乐队也赶来助阵,今年67岁的高丽美开心地说:“和畲族新邻居一起闹新春,这个春节过得更有意义了。”
9时整,“文化擂台”开场了。穿着畲族服装的雷根花第一个上场,一首自创的《新年好》唱出了下山农民进新村的幸福生活。新华社区居民杨晓兰以《欢欢喜喜过新年》为曲,将畲歌《新年好》一句不漏地唱了出来:“大家团结一条心,欢欢喜喜过新年……”原来,这首《新年好》是这次文化擂台的“主题歌”,它见证了畲汉人民的友谊。
两位歌手还未下场,6个畲族小伙子就迫不及待地跑上台,跳起了传统的功德舞。一些居民被这古老而神秘的舞蹈所吸引,纷纷加入舞蹈队伍中。你有舞蹈我有小品,新华社区王丽娅等人的小品《三个女人一台戏》,把邻里之间三个女人的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台上是“对手”,台下是朋友。社区越剧“明星”叶守如向雷根花学起了唱山歌;新村的二鼓手雷贤坤被社区二胡高手余春亮的一曲《二泉印月》所折服,端上美酒拜起了师傅……
婚嫁表演、小品、对山歌、踩气球、篝火晚会……文化好戏戏戏连台,擂台比赛从上午赛到下午,从下午“斗”到晚上才偃旗息鼓。擂台赛结束了,今年78岁的畲族老汉雷有福还意犹未尽,他哼着小曲高兴地说:“今年春节是我一生中过得最热闹和喜气的。”
柯城:城乡一家亲运动真开心
村头空地,橘园边上,人头攒动,笑声一片。昨天下午,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余家山头村热闹非凡,柯城区府山街道府山社区居民和余家山头村村民正在这里举行“趣味运动会”。
按照计划,运动会定在下午两点钟正式开始,但是得知这一消息后,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按捺不住,早早赶到现场——余家山头村村口的空地。75岁的社区居民蔡贤允告诉记者,本来他的孙女说好要来吃午饭,但是怕“耽搁了运动会”,他叫孙女改日再来,自己和满头白发的老伴不到中午11点半就来到比赛现场。余家山头村党支部书记余晓荣忙得不可开交,他说:“由于项目限制,参加比赛的村民只有40人,都是自己报的名,但是看的人却超过了300人。”中午12点,一些项目提前开始比赛,整个场地顿时沸腾起来,连农民家里养的小狗也摇着尾巴来凑热闹,在人丛中钻来钻去。
说是运动会,其实大家更看重的是“趣味”。从背粮食、踢毽子,到背老婆赛跑,无不和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家又觉得这和平常的劳动有所不同,所以经常有人一紧张就出错,每次比赛都能引来一片善意的笑声,很多农村大爷大妈笑得前仰后合。
开心就好,快乐最重要,这是每一位参赛者的心声。好多村民都说,以前农闲时只知道蹲在墙根吧哒几口烟或是打打牌,现在才明白原来还有这么多好玩的游戏。社区居民们也很高兴,因为根据比赛规则,社区居民和村民是混编参赛的,通过这次活动他们结识了不少新朋友。“二人三脚”的比赛刚一结束,记者就随机采访了其中的一组,她们是社区居民王文娟和村民吴兰花,虽然是初次相识,也是初次合作,但她们都对取得的成绩比较满意,两人的回答惊人的一致:“真的好开心,不仅是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更在于经过这次比赛,我们从不认识到认识,而且成了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