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没有这样一堵墙,能让年轻人涂出“杭州创意”?
这是杭州日报10月9日的一篇报道。讲的是本城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组涂鸦作品“玩完”了。虽说是有点惋惜,但我们也抛出了希望。想为杭州的街头文化找一个落脚点——城里可不可以有一面可供年轻人竞相创作、互拼创意的涂鸦墙,能屹立不倒,让街头文化进入人心里。
这不是一曲高山流水,无处觅知音;曲高和寡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涂鸦作为街头文化,只需要更多人睁眼去欣赏它。这些日子,我们发现了不少“慧眼”,同时也让我们感慨——包容涂鸦艺术,城市里还有很多地方,人心里也还有一点空间。
杭州市长开口一句话,让我有点小激动
上周末举行的创意产业博览会,也算是麟隐和涂鸦的展示平台。创意市集的展馆内,墙上都是他们的作品:关于杭州的水墨印象。展馆外的画布墙上,他们连续做了三天的现场表演,而且,他们还拉来上海和武汉的优秀团队一起创作。
“那天,我们的市长也来参观涂鸦的展台,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我有点小激动”,麟隐成员“大嘴”回忆几天前的一桩事,“我没想到他会这样问我——‘你们那堵涂鸦墙真的拆掉了吗’。我就在想,原来市长也在杭报上看有关我们的报道,关心我们的动向啊,真出乎意料。”
武林路,想给涂鸦一点“颜色”瞧瞧
“十四中对面那堵涂鸦墙,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关注。我们是先认识这组作品,再认识这群年轻人的。”本报热线来了电话,自称是麟隐的“老相识”。
电话来自武林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周晓兰。她说,一年多以前,麟隐开始在凤起路上设计作品,因为离武林路很近,管委会从领导到一般工作人员,每次经过时目光都会在墙上聚焦停留。“我们都觉得,涂鸦这种年轻的元素,很符合武林路的定位——这是杭州最新潮、最能容纳新鲜元素的街道,有时候我们在想,有没有可能把这种元素也‘请’进武林路。”
“那天我们去了创意博览会,目标就是直奔麟隐的。他们的场馆涂鸦和现场绘画,我们都看了,感觉很不错。他们用山水画的手法在墙上表现杭州风味,这是我们平时从没见过的。”武林管委会表示,以往接触到大多数的涂鸦,造型都很夸张、诡异,博览会上唯美的涂鸦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武林路是杭州最具街头文化的路段,让它成为杭州民间创意文化聚集地、年轻人的涂鸦阵地,你说有没有这个可能?”管委会提出这样一个大胆的想法!
水上黄金旅游线、两岸咖啡都有想法
杭州市河道整治建设中心也来电,副书记陈卫菁一开口就说,终于找到一个好点子了——今年杭州开通三条水上黄金旅游线,其中余杭塘河,沿岸有一片留白,乘船经过,总觉得少些什么,但又不知道该添些什么。
“涂鸦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陈卫菁说,这片位于城西物华小区附近的留白,是物华小区车库的外墙,长达1.5公里。“涂鸦高手,你们有没想法?”
西溪路上有家两岸咖啡,客堂玻璃正对着一堵高墙。“我们想让客人眼前有一道风景,这道风景,我们想由这些涂鸦高手来执笔。”店内的闾小姐说了,老总很有想法,一直没机会结识涂鸦高手,一不小心在杭报上找到了。“十分有需要坐下来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