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5日讯
挂号、看病、住院、出院,病人就和医院没关系了。现在不是这样了,出院以后,跟踪服务就来了。昨天,做完心脏手术出院还没半个月,杨大妈就接到省立同德医院护士的回访电话,问她手术之后生活起居有没有受到影响?“你对自己的评估我们都会延续记录在病历上的,生活质量成为医疗延伸服务的目标。”
昨日记者来到医院,看到通过电脑和一些特殊的软件,尽管杨大妈已出院,但她在家康复期的情况仍被更新并受到医务人员的监控。“现在超过80%的就诊是慢性病人,杨大妈是个心脏病患者,病情需要长期控制,疾病才不会突发加重。”负责这项工作的副院长王乃信说,“目前,这一‘后医院’管理模式,已试运行一个月时间,受益的是整个家庭。”
上门给新生儿洗澡
一个月前,小施在同德医院顺利生下了一个男婴。出院后,小施和所有新妈妈一样遇上了问题:“现在网络时代,什么咨询都很方便,怎么养孩子的信息都很全面的,可真碰上实际操作的问题,光看看网上的介绍还真是上不了手。”
有一天,小施就为怎么给孩子洗第一个澡发愁了,正巧这时她家门被妇产科护士长俞银娟敲开了,小施还记得当时得情形,“那天刚好下大雨,没想到护士长会亲自上门来看我和宝宝。来之前,她甚至都没有告诉我,看到护士长出现,心里就安定多了。”
小施告诉俞银娟自己还不会给孩子洗澡,俞银娟安慰小施:“我给你示范一遍,看过以后你就会了。”给宝宝洗完澡,护士长又为孩子的肚脐做了护理,处理掉上面的杂物。抓住难得的机会,小施赶紧向护士长请教育儿经,“那几天,奶粉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护士长还专门跟我讲了用母乳喂养宝宝需要注意的地方。”
追踪慢性病人一辈子
杨子才是因为尿路感染引发心血管病住院的,出院已经1个多月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已经四次接到过医院打来的电话。昨日,电话的另一端,医生叶莉一边询问老人的身体情况,一边在电脑平台上记录。叶莉用鼠标点击了杨子才的名字,记者看到他的所有信息全部都显示在屏幕上,已有好几页。结束电话回访,叶莉又把回访中了解到的杨子才的身体、用药等状况录入了系统。叶莉说,像杨子才、杨大妈这样的慢性疾病患者,这样的病历记录会跟随病人一辈子。我们会督促他们改变吃得咸、运动少的不良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