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7日讯 建设50个左右行业创新平台和区域创新平台;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000家以上,国内专利授权总量6万件以上,法人企业商标拥有率达到70%以上,争取为主制修订国家标准200项左右,规模以上企业重点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比例达到90%以上。——摘自《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
从“浙江制造”迈向“浙江创造”,靠什么?唯有自主创新!
“《决定》把‘大力推动自主创新’作为优化要素支撑结构的首要任务,是有其深刻内涵和现实背景的。”作为省政府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的委员,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史晋川对此认识颇为深刻。
支撑经济发展的最基本要素,就是土地、劳动力、资本。何谓优化要素结构?说到底,就是通过创新提高这些基本要素的利用效率,从而支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自主创新,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
“自主创新,尽管已经提了许多年,但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史晋川说,长期以来,我省企业通过细密的分工协作和内部挖潜,主要是靠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实现市场拓展。许多企业的加工制造水平虽然达到了相当层次,但仍然进行贴牌生产,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赚的都是“劳务费”;一些出口产品规模很大,但大部分利润被外国客商拿走了。
当前,这种利润低、附加值低、效益低的“浙江制造”模式,已经遭遇难以突破的“天花板”:其一是要素成本之重。自2002年始,浙江已渐显要素“瓶颈”制约,到2004年更是全面爆发“地荒”、“电荒”、“水荒”、“技工荒”,宣告浙江进入了水、电、油、气,以及土地、原材料和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全面上升期。其二是品牌缺失之痛。一个被多次列举的例子是,义乌等地生产的拉链每米只卖0.7元钱,而日本生产的YKK拉链每米要卖15美元,相差100多倍!因为缺少品牌,导致“浙江制造”在国际市场价值链分配中处于低端,且有长期被“锁定”的危险。其三是结构低级之忧。浙江制造业中,低水平加工业比重过高与高加工度产业成长不足并存,一般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供给不足同在,“浙江制造”易于模仿,进入门槛低,难以避免陷入过度竞争的境地。
仔细分析这些问题的症结,均指向自主创新的不足。正是这个长期未除的“病根”,导致了“浙江制造”长期依靠简单复制,资源环境难以支撑;再由此,造成“浙江制造”止步于OEM的授权贴牌生产模式,成为品牌公司的“加工车间”;更由此,使得“浙江制造”在结构优化、层次提升的道路上步履维艰。
技术创新是关键,制度创新是前提
“现实的压力和未来发展的要求,注定了自主创新是我们必须越过的坎!”史晋川说,《决定》提出了许多大力推动自主创新的措施和具体目标。作为整个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企业是否具有活力,决定了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而企业的活力之源就是自主创新。从目前来看,浙江企业的自主创新路径应该努力从“微笑曲线”的弧底向两端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上升。通过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使产品获得更高的附加值;同时要研究如何借助现代商业业态树立品牌、建立营销渠道“话语权”。
“技术创新是关键,制度创新是前提!”史晋川认为,一定要用制度创新促进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创新。对于家族企业特征明显的浙江民企,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就显得特别重要。他同时指出,当前企业还要努力增强自身获取和整合资源的能力,在资本市场上创新融资方式,借助风投、产业基金等多种渠道获得资金。
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政府不能越俎代庖,但政府应当积极地引导和促进,尤其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把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好、发挥好。“政府在这方面大有可为。”史晋川介绍,《决定》对政府的引导推动作用也制定了具体目标。一方面,要集聚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比如,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另一方面,强化创新主体的内在动力,充分激活创新资源。
“所有创新,离不开人才。”史晋川提醒记者注意《决定》中的一句措辞,即“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浙江制造”的第一代创业者,多为“经验式决策”;到了今天,更需要创新型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知识前沿的技术人才,以及懂得整合这些人才的现代企业家队伍。政府要积极引进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并妥善解决他们的居住、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同时注重人才的培养,不断完善普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体系、继续教育体系。
同时,加快构筑节约集约创新发展的新格局,还包括深入实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决定》为此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目标。要完成这些目标任务,需要各级各部门与企业的共同努力,这是浙江未来增强核心竞争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