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决定》解读之四
“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经济发展
加快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配置公平、发展均衡的社会事业体系,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城乡共享的公用设施体系;
实施“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低保农户除外的70%以上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低保家庭除外的70%以上城镇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007年当地城镇低保标准的4倍,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
实施“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组织推动千亿基础网络、千亿惠民安康和千亿产业提升等“三个千亿”工程建设,五年总投资6460亿元……
——摘自《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
《决定》中提出的“优化需求结构”,背后有何深意?为什么把“促进消费持续快速增长”放在首位,相关政策措施有何新意?如何让消费、投资、出口三者协调起来?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姚先国教授。
用促进消费应对需求约束
“今年的经济形势之所以复杂而严峻,说到底是两个约束即资源约束与需求约束同时强化的结果。”姚先国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使世界经济由盛转衰,新一轮的需求约束再次凸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决定》提出“优化需求结构”有两层深意。首先,从市场经济的本质来说,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最终目标,有需求,才有供给,打破需求约束也是解决根本性的约束。其次,从短期来看,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有可能传导到实体经济。现在看来,美国、欧洲经济下滑已成定局,而美欧又是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因此,调整需求结构成为应对的必然选择。
那么,为什么要把“促进消费”放在优化需求结构的首位呢?姚先国解释,消费、投资、出口这三大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调整需求结构无非几种选择。一是依靠投资。但是这么多年来,我国包括浙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2004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都在40%以上。正是过高的投资比例导致了严重的资源约束,再走这条老路显然行不通,也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二是依靠出口。一直以来,由于国内居民消费能力比较弱,导致生产扩大与消费不足的矛盾,大量产品只能出口,到2006年,我国出口依存度高达36.8%。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外贸依存度过高,既增加了经济风险,又导致贸易条件恶化,降低了外贸出口效率。加上世界经济进入低谷,欧美居民购买力下降,这就好比穷人进了商店,打折打得再多,他也没能力买。这时候,你即使价格降得再低也没用。这条路也行不通。
最后就是扩充消费。一直以来,消费能力不足是我国经济中的“顽疾”,从浙江来看,2006年,政府加上居民的最终消费率仅为47.2%,其中居民消费仅为35%。而正常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的这一比率在60%至70%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促进消费”自然放在优化需求结构的首位。
增加收入,稳定预期
《决定》中提出的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有何新意呢?姚先国表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就提过,这一举措并不陌生。但是《决定》中促进消费的政策,不是仅做有钱人的文章,也指向了普通老百姓,把拉动消费和“调整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联系起来,这是其亮点,也是最令人鼓舞之点。
“十年前谈扩大消费,是把很多消费限制取消了,当时还连降了七次利率,通过收利息税等措施,降低储蓄率,让人们把钱花出去。”姚先国说,“这些政策措施也是必要的,但忽略了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很多老百姓不是不想消费,而是没有能力消费、不敢消费。”
要扩大消费,首先要增加人们的现期收入。一直以来,收入分配严重失衡,是导致居民消费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国家财政收入增长过快,企业税负过重,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劳动者报酬在GDP中比重呈现下降趋势;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在劳动者内部,高端劳动者收入增长快于普通劳动者。《决定》中提出,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实施“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具有现实针对性,是非常正确的。
要扩大消费,还要稳定人们的消费预期。对未来的担心,影响着消费者的信心;如果大家都想着存钱防老、防病、供子女读书等,自然不敢消费。《决定》中,建立健全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配置公平、发展均衡的社会事业体系,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城乡共享的公用设施体系等举措,都是为了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有利于改善消费预期,促进消费。
不能忽视投资和出口
姚先国认为,在扩大消费需求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投资和出口,而《决定》也很好地掌握了这三者之间的平衡,兼顾了“优化投资结构”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现在不是要不要投资,而是如何提高投资效率的问题。在出口方面,不是把出口创汇直接当作目的,而是要通过出口来获得更大的比较利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人民的福利水平。”姚先国表示。
在总体投资比例控制的情况下,提高投资效率大有文章可做。以前的投资不尽合理,主要在于低端的工业生产项目过度扩张,有些基础设施投资与实际需求不相吻合,以及过度的房地产投资,等等。因此,投资也要调整结构,怎么调整,就要像《决定》中提出的,“发挥投资对经济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通过投资来提升经济的创新能力;通过“引导和推动社会资金投向现代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项目”,来优化产业结构,满足人们对公共设施的需求。在出口方面,则要以“效益”为导向,把外贸增长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把出口调整与内需扩张紧密结合起来,而不是把我们宝贵的资源,变成廉价商品去提高外国的生活水平,人家又不领情,还老打压我们,时不时“反倾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