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孩子上学、升学的时候,不少家长就无比焦虑,他们考虑的问题很细很杂:比如“哪所学校好”,“这所学校什么学科比较强”,“老师好不好”……
等到10月23日,2008年第六届中国杭州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全面展开时,家长或多或少会有些教育理念上的收获;也一定会有父母开始明白,孩子的学习不能单纯用好坏来衡量,适合孩子的教育就是好教育。
本届国际教育创新大会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中央教科所、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具体论坛和活动在下城区各类学校举办,一共有教育局长论坛、集团化办学研讨会、小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与创新论坛等七大专题会议。
“顶天立地”:部分项目与世界接轨
作为中心城区,下城区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浙江省惟一的区域APEID中心(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发展服务计划),近年来下城教育一直走“区域”路线。今年,区域的后面又加了一个词组“教育生态理论”。换句话说,城区教育也讲生态。
10月28日—31日,第一场国际性教育生态理论研讨会(创新大会子项目)就将以专题的形式出现。主讲东南亚地区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作与能力建设,可持续发展教育监测体系将在会议上被提出。
同一时间,社区学习资源中心建设国际研讨会也将举行。可以确定的是,下城区已经成为亚太地区社区学习的资源核心。中心会设置互动网络体系,这样,社区教育的资源将源源不断散发,而农村社区教育将得到很多实惠。
“脚踏实地”:教育理论“下放”到课堂中
当10月23日,下城区首届“课堂节”开始后,家长可以回家问问自己的孩子:“今天老师的公开课精彩否?”这就是为什么要说,本届创新大会一定会给家长带来一些积极的教育理念。很多优秀的课堂现场展示将是今年支撑创新大会的台柱子。
到11月21日,朝晖中学、春蕾中学、胜蓝小学、长青小学、大成实验学校、风帆中学等下城名校将“搬”出自己的优秀学科和任课老师,而这几堂课将有专家、学生、部分家长来进行检验。
今年不少学校形成了教育集团,学校联盟慢慢走进家长视野。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沈建平曾经在某个场合说过,教育集团成立后,学校更应该关注本校的特色教育建设。
在创新大会上,大家可以看齐刀茅巷小学。刀茅巷小学的特色教育就是口琴课程,10月31日,第七届亚太地区口琴节上,这所小巷深处的学校就要担当主角了,届时杭州市民可以去看看孩子们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