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30日讯 “10首唱段中有几首确实比较难把握,比如《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等唱段我自己都学不会,更别说教给学生了。”昨天,杭州十五中教育集团的金玲老师向记者“诉苦”。她的一番话道出了杭州12所“京剧进课堂”试点中小学音乐老师的共同心声。
据了解,继9月12日,杭州长寿桥小学“京剧进课堂”率先开课后,杭州其他11所试点中小学的京剧课也陆续开讲。一个多月下来,上京剧课的音乐老师普遍认为“教唱难”。
“简单的唱段还好对付,能模仿,就是唱起来没有京味,一些高年级的唱段就难把握了。”行知中学“80后”音乐老师濮晓岚说。
对于喜欢流行乐的濮晓岚来说,京剧的唱腔有点“拗口”,刚学唱的时候,一张口,自己先笑出了声。她感叹道,尤其是一些老生、老旦的唱腔、身段,非常难把握,自己练习了很久,也不见效果。
女老师难,男老师就更不容易了。来自惠兴中学的音乐老师徐怡民平时就对京剧“不感冒”。10首唱段中,有不少旦角唱腔,“上起课来感觉特别扭,一开口唱,学生就大笑。”徐老师无奈地说,每次上课,都觉得自己像卓别林在演喜剧。
由于自己的戏曲知识有限,大部分学校的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采取带学生欣赏、了解京剧文化为主,学唱京剧唱段为辅的办法。
“还是以感受京剧魅力为主,毕竟教会他们欣赏,比教会几首曲目更有意义。”徐老师表示,这个方式基本上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
古荡一小则直接借鉴了校越剧社的模式。该校的音乐老师池海滨告诉记者,学校通过让学生去盖叫天故居寻找京剧痕迹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于音乐老师们遇到的难题,昨天,记者专门致电了相关主管部门,但他们并未对目前的“教唱难”作任何评说。
随后,记者请教了浙江京剧团团长翁国生,他表示,“京剧进校园”推广的10首唱段中,有些唱段确实比较难把握。
不过,翁国生认为,老师们只要多唱、多听、多欣赏就可以了,而本报和浙京为“京剧进课堂”编排的《京腔京韵》晚会对老师会有启发作用,他表示:“如果老师们愿意,可以把京剧当成卡拉OK去唱,首先自己要有兴趣,才能去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