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办学边界到底有多大?在上周召开的第六届教育创新大会集团化办学研讨会上,很多专家问了这个问题。
杭州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高宁说,2004年杭州市委市政府确立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目前杭州六城区幼儿园名园集团化覆盖率超过1/4,中小学名校集团化覆盖率接近3/5。全市义务教育段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参与面达到95.6%。
下城区的集团化办学特色明显。下城市区教育局局长周培植说,目前下城共有教育集团25个,教育集团覆盖69个校(园)区,覆盖率达95%以上。从2003年到2008年,辖区内择校率逐年大幅下降。办学模式比较突出的是“联盟式办学”,如朝晖教育集团,由中小学校联盟组建,集团成员法人独立,但是又相互整合,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周培植说,集团办学到了一定规模,现在要考虑如何适度和科学控制集团化办学规模,发挥最佳的办学效益。
西湖区是杭州最早尝试集团化办学的城区,西湖区教育局长吴吉春说了一个案例——“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曾有个调查,公司的边界就是72家分厂,72家分厂效益最高,多了效益会低,少了也会低。集团化办学的跨度到底是多少?如果跨区域的话,能管理吗?集团化办学,一定要考察三个环节,集团内是否建立了统一的质量标准,教师是否可以自主流动,学生、家长是否满意这个学校。”
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施光明提醒,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学校一定要注重营造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