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宁波11月16日电 最近,宁波北仑区郭巨中学校长康海东正在学校里推行一项“改革”,他要搞一个“名师工程”,以吸引更多城里的优秀老师来郭巨中学任教。眼下在北仑,越来越多优秀的青年老师主动请缨到农村任教,仅今年“下乡”的城区老师就有20多位。他们不但给农村孩子送去了知识,也给农村学校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
说起“下乡”的情景,康海东笑了。当时,康海东是北仑城区颇有名气的顾国和中学的团委书记,事业有成。郭巨中学却在离城区25公里外的偏远山区。“农村学校条件差,教师待遇又低,还离家这么远。人家争着进城,你却要下乡,家里老的小的谁来照顾?”面对家人的顾虑,康海东却有着自己的想法。“农村教育的确比较落后,可农村娃娃一样渴望知识、文化。”
打定了主意,康海东苦口婆心地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又把小孩带到父母家中,请老人帮忙照顾。安顿好一切,康海东终于来到了郭巨中学。与康海东一样,北仑梅山中学老师贺伟国也是在家人一片反对声中“下乡”的。贺伟国说,现在国家这么支持农村发展,我们到农村,不仅能建设新农村,也能锻炼和发展自己。
农村学校条件是艰苦的,老师们的吃苦精神是感人的。当时,郭巨中学没有一间像样的实验室,只能在讲台旁搭一块石板,在石板上给学生演示物理、化学、生物实验。为能上好实验课,康海东甚至自己掏钱买来了实验设备,让学生们做实验。梅山中学建在海岛上,要乘渡船才能到达,每天上班要花上1个半小时,为能赶上学生早课,贺伟国每天5时多就从家里出发,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教育农村孩子,不仅要耐心,更要有好办法。”康海东等“下乡”教师对此深有体会。在郭巨中学,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孩子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成绩比较差,还有不少坏毛病,厌学、逃课、打架,经常与老师唱对台戏。“这是长期情感缺失,产生的病态心理,要从情感入手,予以矫正。”在康海东提议下,郭巨中学启动了“留守儿童关爱工程”,老师与孩子们结成了对子,定期开展家访,不仅辅导他们功课,更与他们促膝聊天,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老师们的努力换来了回报。眼下,郭巨中学、梅山中学等一批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蒸蒸日上。前不久,年仅31岁康海东还被北仑区教育局任命为郭巨中学校长,成为全区最年轻的学校校长。
更让他们欣喜的是,为鼓励更多年轻老师“下乡”,北仑区出台多项政策专门改善农村教师工作条件。区教育局出资180万元,购置8辆汽车,专门用于接送农村教师;区内所有学校教师实行同工同酬,大幅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农村教师评先进、评职称,还能享受优待……
贺伟国笑着说:“过去农村老师都争着要进城,入城资格考试年年爆满。如今,城里老师纷纷回农村,今年的农村教育入城资格考试,第一次报名不足,冷场了。这就叫农村天地广阔,青年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