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层 | 原创 | 各地 | 社会 | 产经 | 科教文体卫 | 生活 | 图片 | 视频 | 人物 | 看浙江 | 舆论监督 | 平安浙江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 湖州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 示范基地魅力初现

  浙江在线11月17日讯 地瓜沉甸甸,番茄挂铃铛;蔬菜绿油油,水稻泛金黄。记者日前来到位于湖州吴兴区八里店镇移沿山村的浙江大学湖州市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试验示范基地,看到教授们的“自留地”里是一片果实累累、一派秋实冬藏的繁忙景象。这个集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展示、产业化和现代新型农民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试验与服务基地魅力已开始显现。

  据了解,建设该基地是湖州市与浙大合作共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的重要举措。2007年6月27日,湖州市与浙大签订了共建“浙江大学南太湖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中心”协议,打造集国内外农业技术成果转移扩散、农业科技型企业孵化、现代新型农民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基地是平台建设和发挥作用的关键载体,由市政府投资兴建,浙大、市农科院和“中心”共同管理。基地共分为植物组培试验区、蔬菜瓜果试验示范区、园艺作物试验示范区、水生作物试验示范区等8个区块。每个区块都有一名浙大首席专家负责,专家们在各自的“自留地”上,开展新品种原种的选育繁育、植物组培快繁技术和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的研究、对当地农家品种和选育的优良品种及引进的有价值的育种材料保存等,在生态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农作物新品种、农作物栽培新模式等方面对外展示现代农业的最新科研成果。

  11月13日,在浙大教授陆国权的园艺作物试验示范区番薯地里,三四名当地农民正在陆教授的助手、市农科院农艺师任韵的指导下从地里挖掘丰收的果实。记者看到这些番薯名堂很多,颜色、模样、个头等都不一样。“这是紫心番薯,那是白心番薯,皮色看上去都是紫红色的,差别不大,不仔细掰断看是难以辨别出来的。还有那边的黄皮番薯,颜色更红的红皮番薯,品种多的是。就是紫心番薯也有区别,有个头、模样跟农户以前种的普通常规品种番薯差不多的,也有个头娇小玲珑的迷你番薯等。”

  望着这些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果实,任韵对记者说,基地里引进种植的番薯品种有100多个,需要经过品性、产量等方面种植试验,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品种。一般新品种引进种植试验时间都要3年以上,前期时间相对长一些,做一些品行试验,后期进行产量等方面试验,最后进入推广、被市场认可、被农户接受的品种也不过几个。

  据了解,浙大专家主持的“转基因抗虫抗除草剂水稻的中间试验”、“鲜销甜糯玉米新品种及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果树高光效棚架栽培模式的开发与示范”等项目已经启动并初步见效。在水田作物试验示范区,沈志成教授主持的“转基因抗虫抗除草剂水稻的中间试验”项目,田里金浪滚滚,收割机欢叫着追波逐浪。在蔬菜瓜果试验示范区的大棚里,小番茄枝藤上果实压枝,青绿色的、杏黄色的果实像一串串铃铛。

  据悉,基地除了在8个区块开展新品种引进种植试验、示范,栽培新模式外展等功能以外,还将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科研成果进行应用推广,成为当地农业科技的孵化器;每年举办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培训班,开展技术咨询活动;进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新型移动养殖设备及技术的试验和示范。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昵称: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