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6日讯
“市区有的马路修好后不久又挖开,有的小区道路在整治期间,先挖开做电线上改下,又挖开做水管。路面总是被开膛破肚,我们看着真心疼,走路不方便不说,重复建设是浪费人力物力。”
“先是煤气管道,又是一户一表,接着电信……能想到的单位都来过了,现在整个路面是坑坑洼洼。小区也没有一个清静的时候。”
“总是能看到哪哪小区的煤气管道被挖破了,或是自来水管要修的新闻,地下管线怎么老出事?”
数据显示,杭城老百姓对城市道路重复开挖及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一直很高。
昨天,《杭州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条例》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此前,该地方法规已经杭州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经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将完成其立法程序中的最后一环。
通俗地说,这一条例专为整治眼下马路乱“开膛”现象。目前在国内的省会级城市中,此立法属首创。其明确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道路交付使用后五年内,大修的城市道路竣工后三年内不得开挖敷设管线。因特殊情况需要开挖敷设管线的,应当按有关规定经市或区人民政府批准。
杭州人大多见识过这样的“风景”:一条漂亮的马路,突然间立起禁行牌,竖起隔离栏,然后车辆被迫改道,行人艰难走路,施工队飞沙走石。有时一支队伍刚走,另一支队伍又来。等尘埃落定,回填后的马路留下一块块颜色深浅不一的柏油“补丁”,恰似手术后的一道道伤疤。
这几天,记者从本报新闻热线96068和市长公开电话热线中,能找到不少这样的投诉。
大大小小道路全挖开,这工程要修到哪一天
昨天,住在上城区皮市巷的钱女士向本报热线反映,所在小区做了一个月的工程,整个小区的地面全部都挖开了,进出很不方便,想问问究竟是什么工程,要做到什么时候。
记者来到钱女士居住的紫金观巷,小区一共有8幢房子,每幢房子前后左右,大大小小的道路全部都开挖了,处于施工状态。路面坑坑洼洼,居民走路要么是碎石路,要么就只能走绿化带了,而窨井盖又从碎石路上突起,高低不平。
路过的任先生告诉记者:“谁也不知道到底是在做什么工程。就看见他们把路面砸了,把老管道挖出来,埋下新的下水管道,然后再用碎石头填满,我本以为是要浇水泥了,没想到,换了个施工队,又把碎石头挖了出来,好像前两天开始埋电线了。真是折腾。”
记者咨询了紫金社区的戚主任:“现在紫金观巷的地面施工是截污纳管和上改下(不属于庭院改善),整个社区工期结束要到明年1月。我们也希望工程可以尽早完工,但其他地方工程还没有开始,不能把一处修好就马上铺水泥路面。”
如果其它小区也要进行截污纳管或者上改下,为什么不和紫金观巷同时进行,这样是不是可以缩短工期?钱女士表示不理解。她告诉记者,大家都很理解政府工程,但是小区的水泥路面全都挖开后,出行非常不方便。“可以更好地规划,没有必要这样填了挖,挖了填。”
杭城马路随意开挖何其多
记者搜索了近期本报和杭城媒体对于路面工程的一些报道,发现马路“开膛”现象真不少。
修缮一年,小河直街再开挖
作为运河二期重点项目之一,小河直街历史保护街区于去年5月起全面保护修缮,并于去年国庆节前完工,而一年时间刚过,小河直街的路面却再次被挖开了。整条小河直街已经由北到南挖开了一条沟,沟里面裸露着或横或纵的管道、电线、窨井等设施,再次开挖是因为存在现有消防设施不足的问题,需要再添加两根消防管道,改好估计至少需要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