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并不是每一个浙江人都能说出“民主”的确切含义。然而,透过发生在浙江人民身边的变化就会发现,浙江的活力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上,也体现在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上。它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民主恳谈”,从温岭到全省
在台州,提起“民主恳谈”可谓妇孺皆知。每月的10日,台州市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党政班子领导成员和窗口单位负责人,就会进入社区、企业,深入农村,与群众面对面地交流恳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主恳谈已经成为当地百姓生活的一部分,逐渐成为一种习惯。
记者在温岭市扁屿村了解到,该村通过村民自治,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村委会班子规定,凡是村里的大事,都通过民主决策,做到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定、大家干。
在扁屿村,曾经有一个马路菜场,周边村民意见纷纷,认为不仅不整洁,还堵塞交通,甚至引发交通事故。后来,扁屿村召开了以建新菜场为主题的民主恳谈会,村民意见得到了统一。短短两个月,新菜场建成了,村民买菜方便了,村里交通改善了,群众意见也消失了。
这些年来,发轫于温岭的“民主恳谈”引起连锁反应。全省各地农村涌现出诸如“民情夜谈会”、“民主决策五步法”、“村务大事票决制”等民主管理载体,既帮助群众解决了民生难题,更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不仅村事大家议,“村官”也要大家选。2005年,杭州余杭区唐家埭村开启了我省首场“自荐海选”。我省千万农民手持选票,选出心目中的好干部。
“阳光政务”,便民、亲民、问计于民
许多网民记住了这个网址:www.zj.gov.cn。2006年底,我省在全国率先开通用于促进群众与政府直接交流沟通的“浙江政务通”和“阳光政务信息服务热线”。同时,公众只要拨打114,即可查询各项政务信息、申请便民服务和进行投诉等。
许多网民也记住了一个日子:2008年11月。省委领导陆续来到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在10场在线互动中,网页访问量达3757万余人次,累计吸引网友在线跟帖留言1万多条。
“老赵同志。”在网络互动中,就有网友这样亲切地称呼省委书记赵洪祝。
我省市场取向的改革起步早,经济体制转型进程较快,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不适应的问题更为迫切。
上虞市率先办起“进一家门办成,盖一个章办好,收规定费办完,按承诺日办结”的便民服务中心,把政务公开推向一个新的平台;金华市创办“单一账户、集中支付、统一核算”的机关会计核算中心,从体制上割断了机关单位与收费之间的利益纽带。
我省还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对政府投资行为作了详细规范,“政绩工程”不能为所欲为,不断要求追加资金的“钓鱼工程”不能再随便“伸手”。
为解决行政审批过多、过滥,时限过长、“暗箱操作”等突出问题,我省先后修改了与《行政许可法》不相符的规章66件,废止7件,11个市共废止文件2191件,涉及行政许可(审批)项目2562项,取消自行设定的行政许可(审批)项目558个。
“开门立法”,听民声、集民情、纳民意
率先在全国建立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首次在网上征集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建议、率先在全国网络视频直播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这一系列创举,折射出我省在推进立法民主、实现“开门立法”上的跨越。
公开、民主,充分听取公众意见,是我国《立法法》对立法提出的基本要求。近年来,我省地方立法机关通过立法听证、登报公开、设立网站、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等多种形式,开门立法,听民声、集民情、纳民意,让法律法规充分反映老百姓的心声。
据介绍,本届省人大常委会为加强立法工作,组建了新一届立法专家库,完善相关规则。组织有关专家对水污染防治等5件法规草案进行论证,发挥专家在推进科学立法中的作用。深化立法调研,认真听取社会各阶层的意见。每个法规草案都向社会公开。选择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重要法规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通过网络与网民在线互动,汇聚民情民意,扩大公民对立法工作的参与。
一切权力来自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去年,在宁波维科精华家纺有限公司担任质量员的杨晓霞成为我省历史上第一位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农民工。在我省当选的636名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有105名,占16.5%,比上届提高了6个百分点。
今天,从呼吁减轻农民负担到为保护农民权益立法,从修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到通过《浙江省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条例》,为执法增加了更多人性化的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在我省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