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25日讯
在市工商局12315举报申诉热线和本报新闻热线中,接到老年人轻信保健品效果而上当的反映已不新鲜。不少老年人经济基础比较差,平时节衣缩食,但在一些“效果奇特”的保健品面前,一下子变得慷慨了。事后才醒悟自己中了圈套。
去年4月15日,东阳市吴宁街道西园社区的王老太夫妻俩来到辖区工商所12315工作站申诉,称其在前一天听信一药品推销员的推销介绍后购买了40盒“茶色素”药品,每盒304元,共计价款12160元。事后怀疑被骗了,遂请求12315帮助退货。然而他们甚至不知道推销员的联系方式,要退货追款谈何容易。
吴宁工商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按理说“没有明确的申诉对象和明确地址的申诉是可以不予受理的”,但考虑到购药款是王老太夫妻平时省吃俭用留下的养老钱,发生这一事情后夫妻俩整日茶饭不香,精神负担很重,他们最终还是决定受理这起申诉。
工商所工作人员通过种种努力,终于查到两名药品推销员住在城区某旅馆,但白天不在旅馆,也不知他们何时离开东阳。怕好不容易找到的推销员离开,他们于当晚就冒着倾盆大雨,上门实施检查,发现药品推销资料中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但货款已上交给在宁波的一个主任。几经周折之后,终于将货款追回。
提醒:面对保健品,老年人尤须谨慎。
市工商局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副主任张楚说,常见的上门兜售保健品案例不能完全认定为欺诈行为,由于采用的是上门推销的方式,所以在认定上缺乏可靠的证据,但他们销售产品的价格一般都高于市场价格。在现实中,这一销售方式很容易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像东阳的这位王老太甚至不惜花费自己大笔的养老钱来购买。为什么上当的多为老年人?这些销售人员喜欢将目标人群锁定在老年人身上是有一定原因的。市消保委常务委员、律师钱磊分析,首先,老年人对健康的追求更加执著,他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健康对人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虽然追求健康的愿望没有错,但是他们又比较缺乏对规范产品的认识,比如分不清保健品和药品的区别,轻信推销者所吹嘘的保健品实际上达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