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省经贸委开展企业帮扶“三保两强”专项行动

  浙江在线03月03日讯  2月26日下午3时57分,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全球监控中心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正显示网上实时交易人数:全球3424013人,其中浙江313726人。“浙江客商网上交易人数年后呈快速上升趋势,表明我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始‘网上淘金’的第二轮创业。”“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卫哲说,稳居全国第一的浙江网商交易量,表明我省企业信心正在得到有效恢复。

  省经贸委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扎实推进“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的各项措施,牵头实施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保稳定、保市场、保投资和强转型、强内功”的“三保两强”专项行动,帮助企业提振信心、克难攻坚,帮助企业寻找市场,帮助市场找回信心,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确保全省工业和贸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万中小企业上网“淘宝”

  “小梅包铺”网店的老板刘亚梅,是刚刚大学毕业的“80后”,她开在阿里巴巴诚信通上的箱包网店,月销售额达10余万元。

  回乡到父亲的箱包企业创业时,刘亚梅遭遇了全球金融危机,订单锐减,产品积压。就在一筹莫展之际,金华市经委发来通知,请他们参加“万企电子商务推进工程”免费培训,她和父亲一起去听了课。“网上销售,可以突破地域、时空的限制,还可以节约销售成本。”授课老师的话让他们茅塞顿开。回来后,她就向阿里巴巴公司提出了网上开店的申请,没花一分钱,功能齐全、操作简单的企业产品销售展示系统“售旺”就上了线。第3天,刘亚梅就接到了来自西安的3000元订单;第五天,一份来自香港的万元订单更让他们喜出望外……“小梅包铺”有了越来越多的客户。

  我省上网人数全国第三,拥有域名、网站数分别位列全国第四和第五,如何把领先全国的电子商务技术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利用现代流通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去年7月底,由省经贸委、“阿里巴巴”联合实施的万家企业电子商务推进工程启动,“阿里巴巴”将平台上的我省原有企业和新增的浙江企业汇集起来,形成“浙江专区”,统一向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力争用3年时间,使专区的注册用户数超过200万人,企业会员总数超过40万家,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企业数超过20万家,打响“浙江网商”的品牌。

  为了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并接受电子商务,省经贸委牵头到全省各地先后举办了156场免费培训活动,共有1.8万名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参加。截至目前,浙江专区累计新增企业用户2万余家,个人用户4700余名。

  “过去浙商游走天下,靠着吃苦耐劳赚了第一桶金,现在要让他们学会使用鼠标,足不出户网上淘金。”省经贸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努力,要让更多浙商尤其是中小企业学会网络时代的经营方式,实现成功转型。

  政府当起先进技术的“推销员”

  坐在数控机房里,轻点鼠标,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设计师汤利利,不到半个小时就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出20多套不同色彩的印染产品。在客户指定花样后一个小时,产品就下了流水线。这里没有传统的高温漂洗、定型等繁琐环节,只有一台智能化的高速喷印机。

  “难能可贵的是,这台拥有28项专利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喷印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宏华公司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省经贸委有关负责人说。如果全省数十万家纺织印染企业利用这项技术进行产业升级,不仅适应现代印染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的市场需求,还能实现节能20%以上,实现从高排放向基本零排放转变。

  但“宏华数码”营销总监李莉对市场仍然有些担忧:“传统印染企业虽然对新技术兴趣浓厚,但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信心不是很足,多数对利用新设备持观望态度。”

  利用中央和地方增加投资和支持技术改造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用足相关政策,增强企业投资信心,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从而带动工业转型提升。省经贸委向企业派驻了专门的服务团队,一方面协助“宏华”向国家申请首台(套)产品研发销售资助,并将新技术纳入我省纺织业振兴规划,同时协助企业与中国人保财产公司联络,为“宏华数码”印花系统寻找第三方产品质量担保。“在困难时期,我们一定要与企业一起寻找市场,帮助市场寻找信心。”省经贸委有关负责人说。目前“恒美集团”等我省一大批大型印染企业开始引入该项新技术,万事利集团一口气就引进了10余台(套)。

  “今年的销售要比去年增几倍,这一点我很有信心。”“宏华”总经理金小团说,有了国家和省里的好政策,他对企业的发展信心很足。

  深耕企业“挖”效益

  走进杭钢集团电炉公司,安装在4号除尘风机总电表上的能耗记录仪,正把耗电量实时记录在案。这些数据是即将进行的变频技术改造的重要参数。“投资200余万元进行变频技术改造,一天能节电1万度,2至3年就能收回投资。”电炉公司副总经理张鑫说,技术改造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为企业省下了“真金白银”。

  由于小批量订单的增多,杭钢集团生产线的能耗有了明显增加。“这就好比驾车油耗,开高速公路省油,市区开开停停油耗很高。”省经贸委有关负责人说,新技术将根据炉温自动调节风机转速,已经完成改造的8台风机,节电量高达1/3以上。

  除了协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省经贸委还启动推进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工程,向管理要效益。位于萧山临江工业区的杭州长江洗染有限公司是一家传统印染企业,过去供不应求的市场需求掩盖了企业管理的弊病。为推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省经贸委积极推动咨询机构进入企业“把脉问诊”,由咨询公司量身设计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使用3个月后,单位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单位能耗出现了“两升一降”的曲线,仅能耗一项,每年就为企业节约1300万元成本。此后,企业高薪聘请咨询公司骨干担任总经理。

  从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破题,省经贸委邀请管理咨询机构组成智囊团,深入企业生产一线,现场答疑解惑,并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一批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有较好市场前景的企业进行试点,以“一对一”的方式,引进专门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试点企业均出现良好发展态势,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有了大幅提升。

  【干部感言】面对危机,企业并不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但缺少解决问题的办法。经历市场风浪的浙商乐观向上的信心同样感染了我们。在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面前,需要换个思路,这不仅是企业家,也是为企业服务的职能部门应该做的。

  【群众点评】在困难时期,政府机关干部沉到企业,帮助企业找市场,不仅给了企业更多的信心,也为市场传递了信心。政府与企业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昵称:  
·省金融办要求银行帮扶企业 成长性企业牛年不差钱
·夏宝龙青川考察:浙川携手真情帮扶 共建美好家园
·【综述】蒋泰维作客浙江在线 网论“科技帮扶企业”
·科技帮扶为企业撑起保护伞 娃哈哈等的做法值得借鉴
·蒋泰维网论"科技帮扶企业"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