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步行10公里来到北川老县城 我代你们献上一束白菊

  5月12日下午1时许,通往北川老县城的安昌镇道路陷入“进不去,出不来”的瘫痪境地。  杨晓轩摄
  5月12日14时28分,北川老县城,我们向“5·12”汶川特大地震遇难同胞敬献花束。 杨晓轩摄

   浙江在线05月13日讯 大地震一周年,仅仅用365天来计量我们离那个悲伤日子的距离,太显苍白。昨天,本报记者在青川、北川和成都,与祭奠者们一起,用脚步丈量那里的思念、哀伤,以及希望,也将代表钱江晚报读者心意的白菊花,轻轻放在了纪念碑前。

  北川:祭奠路,挤到心碎

  昨天的北川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从凌晨3点开始,通往北川老县城的必经之路就出现了前去祭奠的车辆,直到上午10许,道路不堪重负,彻底陷入瘫痪。据悉,当日前往北川祭奠的人数超过10万人。

  上午11时,通向北川县城安昌镇的道路也陷入“进不去,出不来”的瘫痪境地,而该路段距离北川县城仍有35公里。

  本报记者步行近10公里,将寄托钱江晚报读者追思的鲜花献到地震遗址上,代不能到场的晚报读者们一表悼念之情。

  昨天上午11时,记者跟随大批步行前往北川县城的人群,一路见缝插针,不少路段即便是摩托车也寸步难行。

  一位从北川县城出来的出租车司机无奈地告诉记者,他从8点便堵在这里了,已经3个小时了。

  老县城外,没有太多人在这里维持秩序,密集的人流自然分成两路缓缓地行进。或观望驻足,或口中呢喃,蜀地的乡音盈耳。

  记者停停走走,相继拦截了3辆摩托车,终于来到擂鼓镇。和外围公路的“动弹不得”相比,这里通向北川老县城的道路通畅无比,交警只允许祭奠活动统一的中巴车进入该路段,即便是摩托车也实施了“只出不进”的禁令。

  约10分钟后,中巴车进入到任家坪加油站地带,这是通向北川老县城的终点了。剩下的2公里左右的道路,祭奠人群只能步行前往了。

  到了,终于到了,终于走近全中国人心里最痛的地方。14时28分的北川,县城核心区街道两旁的丁香花,散发着如同去年一样的沁人芬芳,它们也是那场灾难的幸存者,无人照看却依然生长。没有汽笛长鸣,没有钟声响起。人们在心里默数着,然后鞠躬,静默地伫立良久。

王颖 摄

  青川:每颗心,都在下雨

  地震已经过去了一年,这段上山的路依然很陡,到处布满了尖锐的石块,腐烂的树木,还有无处不在恼人的淤泥。

  见到李明生的时候,他正扛着一个硕大的编织袋,默不作声,一步一步朝着山顶走着。在身后,妻子张秀英紧紧地跟着他,背着四川最常见的那种背篓,鼓鼓囊囊地装着整袋整袋的元宝纸钱。更远的地方,他的两个妹妹吃力地抱着个纸箱子艰难地挪动着步子。

  又是5月12日,距离那个让人悲伤的日子已经过去了365天。对于灾区大多数人来说,那个永远都不想再提起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那是一场灾难,李明生并不愿意再说些什么,他的父亲、母亲、哥哥、嫂子,还有4岁的小侄子被永远地埋在了100多米深的泥土里,就在他的脚底下。留下的就只有镌刻在地震纪念碑上那一串冷冰冰的名字。太多的悲痛、太多的思念,以至于一切都不再重要,不需要漫天的白花,不需要什么仪式。山顶一块普通的石头,就是亲人的墓碑。

  在青川,我们一路走过东河口、乔庄、红光、木鱼,走过所有的地震灾区,那袅绕于断壁残垣之上的香火,以及泪雨滂沱的惨淡面容,让我们心碎,但他们擦拭眼泪走向废墟外新生活时的那份坚定,又让我们久久感动。

  如今,在通往受灾最重的东河口的弯曲山路上,车辆络绎不绝,每一张面孔都让我们觉得动容。山上,阵阵青烟环绕,爆竹声声;山下,地震一周年民众公祭大会正在举行,四川省的领导来了,浙江支援青川的亲人们来了,白发苍苍的老农来了,刚学会说话的稚童来了——让我们一起哀悼。而本报记者也把代表钱江晚报读者心意的白菊花放在纪念碑前,以告慰那些长眠于此的同胞。

  漫山遍野,到处是祭奠的人群,在这个时刻,一切的话语都显得多余,思念的泪水再也抑制不住,几十万青川人,每颗心都在下雨,为逝者哀伤,为生者祈祷。

5月12日,成都市民在四川省成都天府广场手举国旗、高呼“四川加油”。 王颖 摄

  成都:中国人,不会忘却

  国旗下,24岁的绵竹男孩小尹高举右臂,闭着眼睛仰天吼道:“中国人不会忘却!我们不仅要为了不忘却而记忆,还应该为了不忘却而选择坚强!”或许,时间是记忆的天敌。但是小尹和他周围的一切告诉我们:区区365天的时间,决不可能抹去中国人关于汶川大地震的记忆,甚至连丝毫的淡漠都做不到。

  去年的5月19日,全国哀悼日,数万名成都市民聚集在市中心的天府广场,人们有节奏地拍着手,高喊着“中国加油”。

  而在昨天下午,这壮观的一幕重现了——上万人自发地聚集在这里,不畏当下疫病的阴影,再次像一个人一样振臂高呼、齐声高唱。记者发现,其中70后和80后的年轻人占到了九成以上。有人偷偷抹泪,有人嚎啕痛哭,甚至一位女老外也流下了泪水。少男少女们高举手臂,托起了一面五星红旗,还手拉着手,在广场上排出一个巨大的心型。这样的激情,在14时28分前后,持续了整整一个小时。

  “四川人民感谢全国人民!真心地谢谢你们的帮助和支持!”一名志愿者领队大声说道:“距离2点28分只有一分钟了,请大家把手机调到振动状态。”人们都自觉地照办。

  突然,后排一位穿白衬衫、矮壮、寸头的男市民振臂高喊:“四川加油!中国加油!”这一下子点燃了人们的热情。他带头喊:“四川……中国……汶川……北川……”,人们马上接上整齐的“加油!”,以及有四川特色的“雄起!”一个瘦高的小伙又起了头:“我们骄傲……我们自豪!”大家喊道:“我们是中国人!”


【专题】512地震一周年祭

 
体验厨师
脚一抬一踩,花折了
天台杜鹃节上的茶道
员工健康很重要
·【时政】中央决定任泽民担任浙江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每日精粹】文成发生重大车祸 轿货相撞一家五口罹难
·【反馈】杭州市政府新闻办回应"5·7"案网上有关不实说法
·【关注】浙江6名密切接触者接受隔离 目前16人均无异常
·【城事】庭院改善道路修缮 杭州改造让上海同行啧啧赞
·【商机】优惠最高25万 杭州车改了车商对公务员笑脸相迎
·【出行】三亚台湾游最热提前报名可优惠 端午游价格大减
·【明星】“阿珂”拍广告没拿到钱?应采儿告上海公司侵权
·【警示】想苗条每日猛吞10天减肥药 15岁女孩午夜急求医
·【社会】他为什么喜欢躲在女孩子床下?有一天受到了刺激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昵称: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全省电视媒体联合聚焦地震灾区:浙川同心与爱同行
·汶川大地震一周年 四川娃娃唱响少年中国颂
·512地震一周年 四川广元向浙江人民发来感谢信【全文】
·5·12一周年:一起走过的劫难和共同走向的重生
·重建·追访灾区草根心路:震痛者教我们的那些事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