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能参加抽签,失地村民还是只能住在破旧的老房内。
|
浙江在线07月15日讯
阴沉的天,雨水拍打着温州永嘉县桥头镇一片青砖灰瓦的老房。
镇上谷联村的村民叶玉荣,站在屋檐下,看着破落的宅院,听着雨声,面露烦躁。
因为村里要建153套安置房,叶玉荣心甘情愿地被征了地。
结果,他却没能参加村里组织的安置房分配抽签,因为他拿不出45万元的“报名费”。而且,安置房的起步价居然是每平方米5200元,听说最高可能达到6500元,堪比城市商品房。
“这还叫安置房吗?”叶玉荣问记者。
安置房价格堪比商品房
桥头镇,温州30经济强镇之一,是“中国纽扣之都”、“中国拉链之乡”。
谷联村位于桥头镇中心位置,公开资料显示,全村700多户人家,人口2600左右,人均耕地0.06亩。村中大部分青壮年以经商为业,是全镇比较富裕的一个行政村,2007年村民人均纯收入1.25万元。
在谷联村村委会今年5月7日公布的一张《安置房分配协议书》(以下简称协议书)中,记者了解到了这批安置房定价出炉的过程。
协议书写明,甲方为谷联村村民委员会,乙方为谷联村民。根据永嘉县政府一份专题会议纪要,计划在谷联村桥兴路东侧10.74亩土地上建起商住综合楼,一、二层为村集体商业用房,三层及以上为村民安置房,“安置房按队分配,后以队组织抓阄为准”。
安置房单价一栏显示,3层起每平方米5200元,以上每增一层,每平方米再加100元。该单价被注明于2009年4月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同时将土地性质转为国有出让。
付款分3期,第一期45万元,后注明“即抓阄前的预收款作为第一期款项”;建至第三层时,交第二期30万元;第三期到安置房结顶,以套房面积经房管局核实后补款。
“这里的商品房单价也就六七千元每平方米,安置房的价格都赶上商品房了。”失地村民叶玉山说,近几年在外做生意,虽然赚了点钱,但面对这样的安置房“政策”,还是选择了退避三舍。
“最好的高层房子,总价可能超过百万,普通村民怎么买?我们希望价格能降下来。”叶正华说。
村民代替外村“有钱人”抓阄?
叶玉山说,45万元的“门槛”出台后,有403人报名参加了抓阄。153套安置房名额分给13个小组,各自组织抓阄。
5月29日,村里公布了抓阄结果,“表面看都是本村的人,但背后可能有文章。”叶加伍说,听当天去抓阄现场的人说,有些人是代外村一些“有钱人”去抓阄的。
在叶加伍看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还是因为本村村民无钱“抓阄”,反而引来外村“有钱人”,私下联系谷联村民,以5000元或一万元“劳务费”的形式,以村民的名义代为购买,等房子建好后就直接过户,“外村有钱人来买房子的比例,据说达到了70%左右。”
“这种情况或许有,可我们没有办法啊,表面上也是我们村里的人参加抓阄啊。”该村一名村干部坦言,这种情况和安置房定价高和前期预收款高不无关系。不过,记者了解到,村长和书记,都幸运“抓”到了房子。
未征地者和被征地者的博弈?
前天下午,村干部叶加来和叶正春,对诸多疑惑进行了解释。
叶加来说,谷联村情况比较特殊,地基本上都是2003年之前征掉的,有7个小组的地已全部征掉了,剩下的小组只征了部分。
“其实公布的安置房价格,经过了好几次讨论,才最终出台的。”叶加来说,起先他们商议,“起步价”每平方米定在5200元,但很多村民觉得价格太高,不同意。
“后来打算单价降到3700元,但不少小组反映,有人私下商议抬高价格,拿到房子的,同时得拿出一笔钱,给小组成员分享利润。”叶加来说,这样就造成了不少被征了地的村民不同意,他们觉得自己和没征地的,不该只是同样待遇。
第三次修改讨论,村里还是把“起步价”定在了5200元,希望借此获得更多利润,给征了地的村民,每亩8万元补助,如果没被征地的,预先承诺把地交给村里“打理”,也能分到8万元。
村民代表:我们没同意
叶正春坦言,眼下这个价格,虽然偏低于周边商品房的市场价,但就安置房而言,确实有些偏高,“可能体现不出安置房的意味了,但都是为了全村人共享福利。这是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的,大家都同意的。”
叶加伍是村民代表,他说:“会议内容定下来后,没人让我们签字,我是不同意的。”
对于这个问题,叶正春拿来了一本今年4月14日记录的“村两委会议记录表”,以证明是村民代表同意的。
记者看到,这份“记录表”上留下了31个村名代表的签名,不过都是在“签到”一栏中,直至记录结尾,没有显示赞同或反对的信息。“当时问了有没有人不同意,没有人举手,这不就说明大家同意了吗?”叶正春说。
当时参加会议的村民代表叶彩弟表示:“大家都是先签到,之后就以这些签名,表示已经通过了。”
同时,该村第3组和第6组的村民,拿出的两份5月23日出具的关于安置房分配的“决议书”显示,村民还没有统一意见,要求安置房暂不分配,“有六七个小组都签了这样的‘决议书’,但没人理我们,安置房名额还是分掉了。”叶加伍说。
为什么这批安置房会有与商品房一样的单价,为什么会设置“45万元“的门槛,到底是哪些人最后“抓”走了这批安置房,本报记者仍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