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首页 | 高层吹风 | 浙江观察 | 理论前沿 | 决策解读 | 工作简讯 | 中心组学习 | 社科信息
    
创新农村广播的实践和思考

  有线广播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最早进入农村的现代传播媒介。长期以来,有线广播与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今天,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变迁,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电视、网络等新的媒介手段在农村普及,农村广播如何在新的媒介格局中找到自身的定位?我们认为要重新认识新时期农村广播的地位和作用,创新农村广播的发展道路。

  农村有线广播的历史际遇

  一位伟人一次偶然的际遇,使浙江农村广播在推动全国农村广播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54年春,毛泽东主席从杭州驱车到新登农村视察期间,听到了新登县的有线广播,兴奋不已。他对秘书田家英说,要将发展农村广播这一条写进“农村发展纲要”。1956年颁发的 《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其中第30条写的就是发展农村广播的内容。

  1960年,浙江提前实现了《纲要》提出的建设农村广播网的目标。此后,广播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但至80年代末,浙江农村广播进入鼎盛期,全省98.76%的村通了有线广播,居全国第一位。

  进入90年代中后期,随着各种媒体特别是有线电视、现代通讯和互联网的发展,媒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有线广播的投入逐步减少,浙江大部分地区农村广播入户率、通响率呈逐年下滑趋势。

  农村有线广播的现实需求

  在电视等尚未进入大众媒介的几十年间,广播一直是农村的主要传播媒介。农民从广播中知道国家大事,欣赏各种文艺节目;从广播里听到气象预报,从而预防灾害、安排生产;用广播组织农村的社会经济活动。农村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线广播一直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从浙江农村广播发展的经验看,农村广播的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巩固与发展农村广播是占领农村宣传阵地,是做好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委、政府的声音,对农民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方面,广播具有覆盖面广和方便性、灌输性等方面的优势,它与电视和其他媒体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能更好地起到喉舌和工具的作用。

  其二,巩固和发展农村广播是做好“三农”工作,实现科技兴农的重要手段。农村广播对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开展村民自治,对于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活跃文化生活,对于普及农业科技,进行普法教育,宣传计划生育知识,是普及面最广、最直接、也最容易为群众接受的媒体。

  其三,巩固和发展农村广播,是应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的重要通讯工具和组织手段。从一些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看,广播以不受停电影响、信息量丰富、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和直播、快速及收听的被动性等优点和优势,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为其他媒体所不及。把广播工程与人防工程、抗灾工程相结合,可作为覆盖广大农村主要信息通道和组织指挥的工具。

  新时期农村有线广播的发展思路

  农村广播的发展,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现实的需求。农村广播作为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肩负着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任。巩固发展农村广播,积极推动“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其基本思想就是把农村调频广播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实现城市与农村、广播与电视协调发展。新时期创新发展农村广播,使农村广播的作用得到应有的发挥,满足农村的需求,仍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思考。

  一是要进一步统一各级领导对农村广播的认识。浙江有3000多万农村人口,尽管电视有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但是在农村工作中,广播依然是不可缺少的信息媒体和指导工作的工具。农村广播网络的巩固与发展,是关系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占领农村宣传阵地的政治工程,科技兴农的信息工程,防灾抗灾的民心工程。只要各级领导真正重视,把这项工作摆上位置,列入规划,加强考核,就能使农村广播工作得到良性发展。

  二是各级广电职能部门要把广播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各级广播电视管理部门和播出机构,要摆正电视与广播、电视网络与广播网络、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电视,一手抓广播;一手抓现有农村广播网的整复,一手抓广播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一手抓广播经济效益的提高,一手抓广播服务“三农”作用的发挥,使广播真正成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和工具。

  三是要把农村广播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目前以“村村响”工程为标志的农村广播网的建设已由政府支持解决,但广播网维护费用等尚没有固定渠道,政府对农村广播正常运作的资金支持也很少。必须把农村广播网作为公益事业,纳入公共服务、文化惠民之中,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广播网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有效投入。广播网络建设和运行维护费用要列入各级预算,严格管理,加强考核,确保到位。

  四是创新广播的内容和形式,适应农村的发展和居民的需求。要适应农村居民对广播内容需求的变化,办好各级对农村的广播节目,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适应不同听众需求,开办更多高水平、高质量、有品位的栏目和节目,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俱佳的好作品,让农村广播真正成为党委、政府得心应手的工具,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载体。

  (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专项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柴志明林勇毅徐洲赤汪洋)

相关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