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奶奶的虎头鞋可当时尚摆件。 邹洪珊 摄
浙江在线09月17日讯
宁波福明家园84岁的俞爱宝奶奶有一双巧手,特别是她做了60年的虎头鞋,每双都轻灵可爱,让人爱不释手。最近,俞爱宝做的虎头鞋已经申报了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底子虎头鞋成了时尚摆件
84岁的俞爱宝头发花白,满脸慈祥的笑容,个子不高,却非常健硕,说起话来铿锵有力。老人每天最快乐的事,就是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制虎头鞋,“前几年,虎头鞋几乎没什么人问了,真想不到,现在也成了稀罕品。”
一双黄色的虎头鞋,大约七八厘米长,眼睛、胡须、嘴巴,五官俱全,十分精致。像这样的虎头鞋,俞爱宝老人起码攒了六七百双。老人说:“以前的小孩子一岁左右,长辈们就会给他们穿虎头鞋,那时候认为虎是百兽之王,穿上虎头鞋可以辟邪恶保平安,护佑孩子健康成长。”
虎头鞋消失了一段时间后,近几年再度流行起来,成了很多年轻潮人的新时尚。“许多人打电话来找俞奶奶,包括很多老外,最近街道订出的虎头鞋就超过了40双。”福明街道工作人员的王玉梅说,虎头鞋几乎成了街道的招牌。
“好精致,买一双回去,摆家里也时尚。”一位正在购买虎头鞋的女士,拿着虎头鞋,对俞奶奶的手艺赞叹不已。俞爱宝老人说,现在很多人买了虎头鞋,都是做摆设,有的用来送人,有些新人也来买一双,寓意“和和美美”。
16岁开始做虎头鞋直做到84岁
16岁那年,因为家境贫困,为了补贴家用,在家里排行老大的俞爱宝向妈妈学起了虎头鞋的手艺。
老人说:“那时弟弟妹妹的衣服、鞋子都要我做,有时候还要绣花卖钱。”她白天要种地,又要照顾6个兄弟姐妹,到了晚上还要帮工厂加工衣服。虽然妈妈把做虎头鞋的手艺传给了她,但主要靠自己抽空画图样琢磨。
“虎头鞋做工复杂,仅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俞奶奶说,别看鞋子只有七八厘米长,但是做鞋样、粘合鞋里鞋面、压干、拉边、收口,每道工序都需要一双巧手,一点马虎不得。
“最难就是缝眼睛,需要先绣眼白的斜纹,用粗线条勾勒,然后再绣眼珠。”俞奶奶告诉记者,现在年纪大了,眼神不好,年轻的时候做虎头鞋、蝴蝶扣、蜻蜓扣,再复杂的花色都能十几分钟搞定,现在半个多小时已经算快的了。
尽管如此,老人的手艺还是一点都不含糊。2009年5月,84岁高龄的她参加宁波市端午传统“女红”技艺展,获得了“女红巧手”奖。
孙女成了虎头鞋新传人
2005年,有个外国人向俞爱宝订虎头鞋,老人一个月内做了二十多双。后来外国人还想加量,由于虎头鞋是个精细活,老人因为劳累婉拒了。那之后,俞奶奶开始意识到,这门手艺应该有个传人。
“普通的针、线、布,奶奶一加工,一双活灵活现的虎头鞋就出来了。”怀着好奇心,2006年,孙女微微做了奶奶的第一个徒弟。从看图样开始,剪样、缝合、拉边,三年后,孙女终于学成出山,做出了第一个成品。
“她拉边比我做得好,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喜欢做手工了,更没有人想学做虎头鞋。她喜欢学,还做得那么好,我特别开心。”看到虎头鞋后继有人,老人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