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红旗塘,对于上了年纪的嘉善人来说并不陌生,1958年12月27日这天,红旗塘开挖工程开始。该工程耗时2年多,投入劳力552.7万工日,总土方757.31万立方米,投资531.6万元。如今,已时隔49年,红旗塘不但解决了农田排水、灌溉问题,而且还成了我县重要的交通要道,有人形象地称之为“黄金航线”。
开挖时的艰难岁月
原洪溪镇塘东村位于嘉善北部,地势低洼,且河道出口小、流量少、排水慢,大涝期间,常遭涝害,农业损失严重。76岁的何锦昌是该村村民,他说,红旗塘开挖前,家里和农田常被大水淹没,最严重时坐在床上就可以用河水洗脚。据了解,1954年大涝,全县受淹农田40万亩,1957年的涝害,受灾农田也有30万亩。
1958年,开挖红旗塘一期工程动工,何锦昌作为第一批参加开挖红旗塘工程的村民之一,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他说,开挖红旗塘时流行的“头戴星、脚踏冰”这句话,最能反映当时的艰辛。每天天还没亮,何锦昌就和其他工友手拿铁锹,肩扛竹筐来到工地,每人每天要挖2个至3个立方米的淤泥,还必须把挖起来的淤泥挑到250多米远的地方,每一担起码有75公斤重,循环往复。“当时我才25岁,年轻有力气,但是由于吃不饱,还是感觉体力不支。”何锦昌说。
为加快红旗塘工程的开挖进度,村民们要带上行李和开河工具,安营扎寨在工地上。虽说当时有食堂,还有商业部门为他们供应蔬菜、副食品和生活用品,但每人只有定量份额,何锦昌经常是饿着肚子干活。据介绍,除了这些,受伤也是家常便饭。“刚开挖时,肩膀、脚底、手掌都是血泡、淤青,晚上痛得睡不着觉,第二天干完活后又添新伤,久而久之,新伤变旧伤,旧伤愈合后就成了老茧。”说着,何锦昌眼眶里泛起了泪花。他回忆说,当时还开展了“十比”、“三干”红旗竞赛活动,给表现好的村民插上红旗,反之则插白旗。晚上收工后,很多人累得洗都不洗便倒头就睡,由于开挖红旗塘时间长,春秋两季还行,夏天和冬天就苦了。夏天白天太阳晒不说,晚上蚊虫叮得吃不消,冬天寒风刺骨,下雨河水结了冰,开挖工作也不能停。村民累得生病了,还得要坚持再坚持……这段日子让何锦昌以及数千名参加过这项工程的嘉善人不堪回首。
开挖后带动副业发展
开挖红旗塘时,沿河的村庄都分到一些“淤田”,何锦昌说,生产队组织村民一起在“淤田”里种植作物,如桑树、蔬菜等,有的人则把淤泥做成土坯卖给窑场。到上世纪80年代初,我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淤田”也分给了村民自主种植,何锦昌一家就得到了6分多。“红旗塘西起嘉兴市原郊区澄溪镇沉石荡口,东至青浦界河塘接唐家草港,入大蒸河,所以在红旗塘工程全部竣工后,水上运输迅速发展起来。”何锦昌说,村里很多村民搞起了副业,有的靠运输做起了铁生意,有的则把淤泥做成坯卖给水泥厂或窑场。“红旗塘开挖后去上海很方便,我常开船去上海收铁。特别让我开心的是,以前受水灾侵害的农田,自从红旗塘开挖后,得到了及时排水,晚稻收成一年比一年好,现在亩产有上千斤。”
现在,何锦昌家住的是1990年盖的二层小楼,儿孙满堂。他说:“开挖红旗塘的日子和现在是没法比的,那时是硬任务、铁指标、完不成要开通宵,甚至有些人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但我们这些开挖的人并不感到后悔,看到如今的富裕生活我认为什么都值了。”何锦昌说,他在劳动时想得最多的就是,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子孙后代造福。而现在他已看到了这一点。
链接 为确保我县农业生产发展,整治河系,变水害为水利,1958年,经嘉兴县委(当时嘉善县已并入嘉兴县)研究决定,在王江泾的陆河泾港至西塘公社的唐家村新开一条红旗塘,直通黄浦江,使嘉北地区的洪水畅流畅排。这样不但保证了嘉善县易受涝害的60万亩农田的丰收,更能在大旱年份西、南部水位下降时,利用红旗塘引潮入河灌溉,减轻旱情,从根本上改变嘉北地区曲折纷乱的水系,以利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