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眼下到了蔬菜供应淡季,不过崇福中夫蔬菜基地每天还是有十多个品种的蔬菜运往各大市场,价格也比时令蔬菜高出一截。除了卖菜,基地工人们还忙着播种新一轮的芹菜、辣椒等。工人们说,以前虽然也种反季节蔬菜,但上市时间掐不准,品种也不是很好,现在基地通过一个农综开发项目,即大棚蔬菜品种综合优化技术推广项目,大大改善了蔬菜生产条件,实现了蔬菜周年稳定供应。
从市农办了解到,到目前为止,2006年—2008年度12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已全部竣工并通过验收,国家在农综开发项目的投入除了像中夫蔬菜基地以改良品种技术为主的科技推广项目外,还包括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伴随着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实施,12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共投入资金18114多万元,极大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农民增收了
“机耕路修通了,肥料、种子可直接运到田间地头,帮我们省了不少费用;电灌机埠修建好了,水不再缺了,改造后一亩地增收好几百块钱……”说起农业综合开发,濮院镇新妙智村的吴永泉开心不已。
沟渠相连,道路相通,良田成方,科学耕种……今年新妙智村别有一番田园景象。现在,那里的人们已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吴永泉说,以前,他家的田只能种种水稻,经过城西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后,田的品质提升了,高效益的经济作物也可种植了。
随着项目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一个个优势农产品基地蓬勃涌现。城西村建立无公害杭白菊基地和晒红烟基地,新妙智村建立起了鲜切花基地和葡萄基地,基本形成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企业增产了
浙江花神丝绸有限公司白厂丝年生产能力从原来380吨提高到500吨,新增捻线丝生产能力300吨;胖子蔬菜有限公司年加工鲜菜量从原来15450吨提高到21040吨;银杏食品有限公司出口产品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三四倍,内销增加一二倍……通过实施农综产业化经营项目,不仅使企业产品得到了提升,规模得到了扩大,效益得到提高,更重要是促进了当地加工蔬菜和蚕桑产业的发展。4万亩标准化丰产桑园生产基地和2.18万亩加工蔬菜绿色生态基地的建立,由于优良品种桑全覆盖和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全面推广,桑园基地农户增加收入总额1000万元,蔬菜基地农民增加效益283万元。
众所周知,蔬菜加工业是排污较多的行业,当地百姓对此也颇有异议。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企业也特别注重重塑“社会形象”,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生态效益。银杏食品有限公司迁入新厂后马上解决了污水排放问题,新建了厂外及厂内污水管网,同时对腌制废水进行稀释,并在水池中沉淀、清理后排入乌镇污水管网。
现在我市将开始实施2009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并组织申报2010年—2011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据农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后我市农综开发工作将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列为一个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