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30日讯
把养猪场建到了竹林里,在稻田里养起鸭子,在木槿花基地里养殖野兔……在龙泉市,越来越多的农民在政府的引导下在种养上来点“创意”,找到了适合当地实际的致富道路。
规模猪场排泄物治理难,普遍采用的沼气治理可以使COD有大幅度的减少,但其富含氮、磷的后续物沼渣沼液随意排放仍会造成污染。种植业基地为追求产量、效益,需要在基地施用大量肥料,传统采用的化肥可达到增产目标,但长期大量使用容易造成土壤板结,污染环境。而在龙泉市小梅镇的小明生猪养殖场,这两个难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该养殖场在周边配套了笋竹两用林700余亩。养殖场产生的粪尿、污水,通过干湿分离、雨污分流,干粪直接堆积发酵,用于竹林做肥料;污水经厌氧发酵和曝氧处理后用作竹林的液体肥料。走进养猪场不仅没有四溢的污水和恶臭,而且蚊蝇也很少。
“去年,由于生猪价格持续下滑,养猪未取得明显效益。但配套的700亩笋竹两用林因为使用沼肥,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益。”业主刘小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竹林每亩生产鲜笋250公斤,比使用沼肥前增收50公斤;每亩产竹材760公斤,增产560公斤。两项合计每亩竹林年可增收245元。
与把养猪场建到竹林里相比,龙渊街道种粮大户赵火明在稻田里养鸭的创意也毫不逊色。传统养鸭方式弊端多。专家认为,25只鸭子3年便能弄脏一亩水面。水面脏了,鸭子感染病菌的概率也就增加。而赵火明实行的稻田养鸭,把鸭子赶上岸,让其在稻田里生活,并由专人负责喂食、免疫和清理粪便。赵火明说,去年他共种了105亩水稻,养了2000多只蛋鸭,稻谷加鸭蛋的产值达到了30万元。去年,龙泉的养殖户们共在稻田养鸭养鹅6.5万羽,占全市鸭鹅饲养总量的38%。
创意种养增收的示范带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位于小梅镇的龙泉市倚天木槿花有限公司在木槿花基地里养起了数千只野兔。该公司在园中建立兔舍、兔笼,并设运动场,采用圈、放养结合的方式养殖野兔,既有效地去除了基地里的杂草,又降低了养殖野兔成本,还明显提高了肉兔的品质。去年,该公司出栏肉兔近万只,产值达60多万元,带动了全市6个乡镇(街道)20个村40多户农户发展肉兔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