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31日讯
在余杭区瓶窑镇老街区,现存100多家玉器小作坊,他们的生产流程大同小异,都安装着几只大小不一的排风扇,浓浓的粉尘吹向街区,小作坊产生的石浆,有的直接排向沟渠或下水道,污染问题已经延续了好多年。
这批店被指不少是无证无照的。接到投诉后,本报记者前往实地调查核实。
小作坊没有任何证照
昨天下午,瓶窑镇一条叫里窑街的巷子里,一名身穿黑色皮衣、戴着皮手套、脸上蒙着一个白口罩的男子,正在昏暗的房子里打磨玉器。
看到有人来访,他没有关闭打磨玉器的机器,只是摘掉口罩大声问:“你想要玉器的话,可以先看一看,随便挑。”
记者应声后,在昏暗的房间里看了一圈。这是一间约15平方米的小房间,里面除了四处摆满的原材料,还有一个乱七八糟的工作台,上面有大小不一的器具和砂纸,当然还有不少已经成品的小型玉器。
在靠近巷子的窗口,装了一台正在飞速旋转的排气扇,排气扇的周围都是白色的粉尘。
再往巷子的深处走,能听到“哧哧”的噪声,不时飘出白色粉尘。一个小作坊的老板吴先生说:“我们这些玉器加工点几乎都没有证照,也不交任何费用,包括税收都不交。”
包括里窑街的10多家玉器小作坊,整个镇上有100多家大大小小的作坊。西溪街50号的院子里也有好几家,一位章姓老板告诉记者:“很想办证,但找了很多次,都办不出来。想让加工点合法化,很难。”
噪音和粉尘严重扰民
西溪街50号院子的周围,住着很多居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年男子说:“我们都习惯了,粉尘天天都有,噪音天天存在,特别是有时候他们晚上还会加班,吵得大家都睡不着,反映了也没有用。”男子显得十分无奈。
里窑街有200多米长,巷子的两侧住着成百上千的居民。这里居住的人群大多是老人,还有不少孩子,最多的是瓶窑镇中学来往的学生,他们已经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了几年,甚至十几年。
居民王先生诉称:“我们社区的不少居民,对这些无证照的玉器加工点都很有意见,也向相关部门投诉过。当时的说法是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治,但时间已经过去好几个月,老问题依然存在,不知道何时才能解决。”
镇上最大的一家玉器加工点,就在一个废弃的砖瓦厂里生产。陈姓老板说:“污染确实存在,我想了很多办法,之所以把地址选择在这里,就是怕影响居民正常生活,这里相对开阔,噪音也不太会传出去。”
但绝大多数的加工点,或多或少存在噪音和粉尘扰民问题。陈老板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对此有一个很好的规划,这是一个发展前景很好的产业,要向辽宁、河南南阳、安徽蚌埠等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学习,把这个产业整治好发展好。”
里窑街属旧城改造区
那么,这些玉石加工厂目前存在的问题究竟该怎么处理,又如何给居民和学生一个交待呢?随后,记者联系了瓶窑镇政府综合治理和信访司法办的厉姓主任。
厉主任介绍,里窑街属于瓶窑旧城区,因为这里地势低,一到雨天就会发大水,所以目前已经划入了旧城改造区域。
至于粉尘和噪音污染,厉主任说,这条不长的路上确实有好多家玉石加工厂,之前他们曾经根据实际情况,整修了里窑街路面,并且检查过这些厂家。
“那里的玉石厂,大部分都是家庭作坊形式,一户人家就是一个厂。我们之前整治路面时,也对他们提出过要求。现在这些玉石厂都是一边加工玉石一边浇水,应该不会产生太大污染。”
不过厉主任说,这段时间天气干燥,风也大,如果有玉石加工厂家不按要求操作,给附近居民造成影响,可以向政府部门反映,他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