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06日讯
今年10月1日,酝酿多年的橄榄油国家标准《GB23347-2009橄榄油、橄榄果渣油国家标准》(下简称《标准》)正式实施,明确规定了油橄榄果渣油不能算是橄榄油,对反式脂肪酸、油橄榄果实年份在内的标注作了规定。不过在实际购买过程中,消费者买得并不那么安心。
“生产日期”,摘果日期还是灌装日期
要搞明白橄榄油的生产日期,却并不是那么容易。
《标准》明确规定;标签要标注油橄榄果实采果的年份,同时要以原产国的灌装日期为生产日期,若是进口分装产品,在标注原产国生产日期的同时标明分装日期。至于保质期的起始日期,须以原产国的生产日期为起点,进口分装日期不能作为保质期的起始日期。加工方法必须在标签上注明,是冷压还是浸榨。
不过,记者在超市货架上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很多橄榄油的标签并不清晰,关于制作工艺往往含糊其词地描述。
“到底是原装还是分装?生产日期是橄榄果采摘下来的时间、灌装时间,还是分装时间?一点都不搞不懂。”昨天,在乐购超市选购橄榄油的吴小姐一头雾水,她手里拿着一瓶标注生产日期为2008年8月的橄榄油,但这究竟是哪个时间无从得知。“虽然有18个月的保质期,但如果这是果实采摘下来的时间,那已经不新鲜了。”至于橄榄油所属等级,更是家家叫法不同,没有一个谱。
特级初榨橄榄油,有可能兑入低品质油
在国家未出台橄榄油标准前,我国的橄榄油生产企业都根据自己的企业标准进行配比生产。一些厂商将低几个档次的精炼油、果渣油等标成“普通初榨橄榄油”、“纯橄榄油”、“特级油”,使得目前的橄榄油市场比较混乱。而《标准》中明确规定,只有初榨橄榄油、特级初榨橄榄油、中级初榨橄榄油才能作为食用油。
昨天,记者发现在超市内销售的橄榄油,都以特级初榨橄榄油为热卖品种。不过,同是特级初榨橄榄油,不同品牌却各有区别。多力特级初榨橄榄油和鲁花特级初榨橄榄油外包装上,都标示着酸度≤0.6%,卡波纳特特级初榨橄榄油却标示着酸度≤1.0%。有的同一品牌的橄榄油也有区别。
酸度是游离脂肪酸含量的一个量度值,酸度代表着油脂中所含脂肪酸的量,所以酸度越低越好。实际上,橄榄油最初从果子上榨出来时,常规情况下酸度已在0.6%左右,保存至5~12个月会上升近1倍,12到24个月又会处于休眠状态。也就是说,在特级初榨橄榄油头一年的保质期内,其酸度可能已上升至1.2%。
那么,市面上那些酸度≤0.6%的特级初榨橄榄油,保质期大多在一年半以上,它们是如何保持酸度不变的?一位业内人士直指,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兑入酸度变化缓慢的品质更差、价格更低的精炼橄榄油。
差油掺入好油,已是业内皆知的秘密
据专业人士透露,精炼橄榄油比特级初榨橄榄油价格要低得多,用精炼橄榄油来掺特级初榨橄榄油,只需要原先1/2甚至1/3的成本。
不过,目前在杭州市场上没见到精炼橄榄油产品的身影,也没发现有“添加精炼橄榄油”的字样。
特级初榨橄榄油可以说是橄榄果压榨出来的“头道油”,包含“甾醇等有益杂质”、“维生素E”和“橄榄酚”,这几样物质对人体所起到的作用,正是橄榄油被一直所称道的:利心脏、抗衰老等功能。而这些,都是精炼橄榄油所没有的。
不过,用精炼橄榄油来掺特级初榨橄榄油属业内常见的“潜规则”。某些橄榄油生产厂商甚至用精炼果渣油来兑特级初榨橄榄油,因为特级初榨橄榄油价格是精炼果渣油的5~10倍。
“国内进口了许多精炼橄榄油和精炼果渣油,但在市场上却看不见。”一位经销多年的橄榄油商向记者透露。记者随即向杭州海关和杭州检验检疫局求证,对方的回复是很多橄榄油是从上海、宁波、深圳等地的大口岸进入,因此没法核对确切的数据,很难追查到下落。监管上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橄榄油市场的乱局。
进口橄榄油中外对照一览
橄榄果渣油:orujo(西班牙文),sansa(意大利文),pomace(英文),在欧洲也有家庭是用它来烹饪的。
精炼橄榄油:如果只标识Olive Oil(英文),Aceite de Oliva(西班牙文),或者在标识中出现这几个字:Refined(英文),Refinado(西班牙文),它们都属于精炼橄榄油。
Extra Light Oilve Oil,那绝对不是初榨橄榄油,而是3%初榨油与97%的精炼橄榄油勾兑成的,又叫Very Mild Flavour。
进口产品慎看标识
我国对进口橄榄油的等级译名没有统一要求,所以只能直接看橄榄油瓶正标的外文等级标识,但只适用于从欧盟进口的橄榄油。真正的进口初榨橄榄油,正标上一定会有Virgin(英文)、Virgen(西班牙文)字样的。若是想要区别原装进口与国内分装,就要看橄榄油瓶上的国际条形码缀,690/693开头的都是中国产的商品。而西班牙的条形码是84,土耳其是89,法国是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