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06日讯
曾几何时,我们习惯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老师,但今天,我们对老师的要求再不只停留在教好书,我们希望老师阳光、开朗、能关注班上每一个孩子……这实在是给教师教育出了新难题。
昨天,2009中国杭州名师名校长论坛开幕,上城区教育局请来世界各地知名专家探讨教师教育的新问题,会上德国教师培训专家汉斯说:“师范专业毕业了不一定能成好老师,就连上课该不该让学生上厕所这个小问题,都可能难倒一位刚毕业的好老师!”
专家谈学生上课要上厕所的问题
同不同意,能检验一个老师合不合格
课堂上老师正激情洋溢地上课,一位男生突然站起来大喊:“老师我要上厕所!”
“这是课堂上很常见的一幕,但你以为这种情况很好处理吗?去或不去,还要看老师了不了解学生呢!”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项目主任汉斯·凯夫勒很认真地说。
汉斯是德国新教师培养的专家,与内地教育界的合作让他对中国的教师教育也深有体会,上面的问题就是一位上海老师向他提出的。
“这是一位已经教了四五年书的老师,她却在为这个问题苦恼,我仔细一想,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没有确切答案。对这件事的疑问,正显示出两国新教师共同的苦恼:师范毕业了,不代表你就能上好课。”
据德国吉塞拉博士介绍,德国非常重视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培训:“在巴伐利亚州有两次国家考试,学生在大学毕业后进行第一次考试,进入专门的研修班中与受过专业培养的研修班导师一起进行反思,2年后进行第二次考试,然后才可能成为老师。”
因此,实际上在成为老师之前,德国老师比中国老师多了2年实习期,可就是这样汉斯依然认为,“在中国,刚当上老师的前2年,就相当于德国老师的研修期,两国老师共同的问题就是怎么在这个过渡期学到更多的实用知识。”
如果说该不该让学生上厕所的问题,都能检验一个新老师,那合格的答案是什么呢?汉斯沉默片刻说:“我建议,要看老师跟学生的关系好不好,如果老师了解她的学生的话,她能判断出学生是认真的还是闹场的,而且所有的任课老师是个团队,大家最好统一教学风格。”
教育局长谈老师很累很累的问题
我碰到不少老师都是这个感觉
教师职后培训是各地专家讨论的重点,经过多年的发展,浙江教师职后培训在全国都属领先,香港教师中心咨询委员会袁国明老师感慨地说:“内地老师很会反思,特别会写教育文章,我熟识的一位深圳校长,每天都要写一篇教育博客,你们的培训研修也很成系统,这是香港老师没法比的。”
然而上城区教育局局长蒋莉却为老师喊屈:“我们的老师太累太累了。”
“我们对新老师的要求很高,区里面老一辈的名师对他们期望也很高,我碰到不少老师都是一个感觉:上完课还有各种研训、培训,累!”蒋莉说。
因此,上城区曾经做过一个小范围的尝试,给20位老师进行了脱产研修,“也就半年、一年的时间,这些老师回来后,我明显感觉到他们有一种重燃动力、摩拳擦掌杀回教室的冲动。”蒋莉说。
这也让上城的老师们都在思索一个问题,能不能让更多的老师脱产学习,达到更好的效果呢?“关键还是编制的问题,老师就只有这么多,还要把每年请产假的、请病假的老师安排好,老师都不够用,根本不可能再安排更多的人脱产培训。”蒋莉无奈地表示。
同学抱怨作业多时,该多想想老师的辛苦之处!
-小牛跑大会□牛通社记者龚臣
还记得《经济半小时》为配合两会报道推出的特别节目《小丫跑两会》吗?从今天起,时报也将推出牛通社小记者采访重大会场的报道——《小牛跑大会》,下面就是牛通社记者、建兰中学初二(3)班龚臣昨天从会场发回的报道:
我从今天的报告中明白了中国教师培养的一大难点:时间不少,效率不高。
会上我听到德国专家吉塞拉的报告就激动了:人家德国上5小时学就回家(8点到13点,天哪!),我们要上9小时——的确,中国教育从没少过时间。
余秋雨先生在参观洪堡大学时,发现在一个过道墙上随意挂着一些不大的黑白照片。乍一看,竟全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细数下来,共29人,这是许多大国集全国之力都很难想象的,在此却只不声不响地留下一片片没有色彩的影像,连下面的说明都印得模糊不清——可谓是将最自豪的成果以最谦和的声调吐出,让所有参观者被一种巨大的气魄震撼。
这便是两国教育的差别——我们中国绝不缺伟人,缺的是效率。
不过这还没完——就算理论完善了,还有更困难的在眼前——实践。
老师一从师范学院毕业,就得到学校试讲,这个过程绝对痛苦。
曾有三位老师到我们班试讲过,结果第一位老师讲法过于生硬,许多同学只闻其声却不知其意——好似在听老外上课;第二位老师太紧张,连说话都有些吞吞吐吐,反倒是我们学生为她加油打气;第三位老师的课的确是活跃生动——只可惜一堂课上完,该讲的东西才讲了一半……
可见,上课没法传授,只能通过实践来积累。一个老师的成长之路并不比学生容易,当有些同学抱怨作业多时,该多想想老师的辛苦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