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反家暴庇护所装修得很温馨,但一直无人要求入住。 本报见习记者 陶玉其 摄
浙江在线11月25日讯
今天是“国际消除对妇女的家庭暴力日”。
昨天,宁波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庇护所正式授牌。据了解,这个庇护所已成立一年,专门为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和儿童服务,还包括提供庇护房间入住。
但是,记者同时也了解到,庇护所成立后,却一直遭到冷遇。包括这家庇护所在内,宁波一共有四家反家暴庇护所,但是入住率极低。
最早一家
6年只入住1位求助者
早在2003年,宁波江东东柳街道中兴社区就成立了妇女庇护所,这是我省最早成立的一家反家庭暴力庇护机构,成立之初受到过很多媒体关注。然而成立6年以来,记者了解到,这家庇护所竟只有一位求助者入住的记录。
中兴社区党委书记姜颖说,中兴社区共有2120户家庭,其中不少人在机关事业单位、公检法部门工作。有了这个便利条件,早在2001年,他们社区就成立了法律维权站。成立以后,当时社区居民来咨询家庭纠纷、婚姻问题的比较多。社区考虑到有些家庭纠纷可能会升级为家庭暴力,所以2003年,社区在维权站的基础上,创立了一家妇女庇护所,为受害者提供临时庇护。
当时他们经过考虑,把妇女庇护所设立在一个居民的家里,这是位志愿者、教师,一个人居住,家里房间空着,如果有社区居民需要庇护的话,可以住到她家里。
姜颖说,庇护所利用率低,但是庇护所还是有用的。现在,工作人员主要是给社区妇女提供一些心理疏导、就业指导、化解家庭纠纷等服务,把家庭暴力在萌芽状态就处理掉。
宁波反家暴庇护所
装修温馨无人住
昨天早上,记者来到宁波市救助管理站,走进去,一眼就看到了竖在门口的宁波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庇护所牌子。
“庇护所就在我们二楼,去年成立的,现在装修得很好。”救助站长李方林说。
由于妇联没有场地和人员,经过协调,妇联把宁波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庇护所设在了救助站,救助站专门对庇护所进行了装修,努力营造出一种家的感觉。
记者在现场看到,二楼庇护所的房间有三间,一间是咨询房,另外两间就是卧室,装修得很温馨,铺了地板,两张干净的床上,厚实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房间虽小,但空调、卫生间、电视机都有,墙上还挂着“我不要不停地走,不停地走,不停地走下去”等激励的话语。
李方林介绍说:“来这里的人身心肯定会或多或少遭受创伤,如果有需要庇护者入住,我们还会有心理咨询师和法律顾问专门提供服务,方便遭受家庭暴力的人就近咨询。”
李方林说,其实这两个房间和咨询室,早在去年11月,《宁波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开始实施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但是知道的人寥寥无几,1年来更没有接待过1位求助者,两个房间一直都是空着的。
遭遇家暴妇女仍不愿入住
2007年7月,北仑区妇联也成立了北仑区家庭暴力救助中心。
“刚刚成立的时候,有很多人过来咨询,住进来的也有7人。”北仑区妇联主席徐行芬说。不过这两年就少了,去年住进来的只有1人,今年还没有人过来住。
“而且住进来的大部分是外来人员,本地的很少。”按照救助中心的规定,要进来住,必须要有社区证明,精神上没有疾病,确实没有家庭亲戚可以庇护的。她分析说,本地人遇到家庭暴力,一般都会直接找亲戚朋友帮助的吧。
为何入住率低了呢?据北仑区妇联调查,很多遭受家庭暴力的人不愿住进来。今年6月份,有个20多岁的小姑娘来妇联寻求帮助。“她结婚半年了,结婚前老公是个老实人,结婚后却性情大变,一不高兴就打她,她实在受不了了,就来了妇联。”但是工作人员请她暂住庇护所时,她却不愿住进来。
既然来救助中心的人越来越少了,那么救助中心会关门吗?徐主席说,人少,他们这个家庭暴力救助中心还是照样开。“我们北仑区家庭暴力救助中心就成立在北仑区救助站里面,如果一直没人住,救助站招收的人也可以住进去,这样既可以资源共享,房间也不会荒废着。”
她们觉得家丑不能外扬
为什么遭遇家暴的妇女不愿入住庇护所?
“关键是妇女普遍存在‘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观念,”宁波市妇联主席伊敏芳说,他们接到求助的电话不少,但许多遭遇家暴的女性并不愿意让外人知道家里的事,一旦发生家庭暴力,她们除了求助妇联,大多数人会选择回娘家暂避,或住在亲友家里,对于入住庇护所,她们有很多顾虑。所以更多的时候,是外来人口遭受到家庭暴力,又没有地方可去,才有可能入住庇护所。
另外一个就是宣传不够。伊敏芳说,由于资金、人员没有到位,宁波市妇联对宁波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庇护所一直没有进行宣传,所以知道的人寥寥无几。
她表示,接下去,宁波市妇联会加大对反家暴庇护所的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庇护所,让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
【新闻链接】
青岛反家暴庇护所关闭
2002年,青岛市北区妇联和区民政局联合成立了岛城首家妇女庇护中心,意图使受到侵害的众多妇女在无家可归或有家难归的情况下,可到中心寻求保护。
然而成立7年以来,只有一名妇女到中心寻求庇护,终因“门庭冷落”而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