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03日讯
他,在高考前突然瘫痪,35岁时爱心圆他大学梦;她,全身瘫痪只有头会转动,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办画展;他,千万次教自闭症儿子叫爸爸……是爱心,让这些折翅的残疾人,圆了心中的梦想,过上了健康快乐的日子。
目前,在我省312万残疾人中,0至6岁残疾儿童有3.81万人,6至14岁学龄残疾儿童有5.09万人。这些孩子因视力、或听力、言语、肢体等残疾,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存在着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迫切需要接受“抢救性”康复教育。但目前,我省还有部分市县未建立康复机构和特殊教育学校,使许多残疾孩子在康复和教育方面,依然存在较大的困难。在今年5月全国助残日期间,我省开展了“关爱残疾孩子,发展特殊教育”、“圆梦行动”及“爱的传承”活动。
心中有爱,生活就快乐,世间有爱,人间会更温暖。今天,是第十八个“国际残疾人日”,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开展“爱心、希望、圆梦”活动,倡议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需要帮助的残疾孩子,献一分爱心,送一分真情。
千万次,我教自闭症儿子叫爸爸
对许多家庭来说,家有儿女,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和快乐。而我作为一名残疾孩子的父亲,多年来,一直承受着一般人可能无法体味的痛苦和辛酸。
1998年的杭城酷暑难忍,我的儿子阳阳出生了。那时的阳阳好乖,吃了就睡,基本不哭闹,转眼到了2岁,会叫爸爸妈妈了。可过了半年,爸爸妈妈也不叫了,只会发出伊伊啊啊无意识的声音。聋子又不是,电视里一放广告,老远就过来了,可我们怎么叫他都没反应。就这样拖到4岁多,还是不说话,给他什么玩具都不要,就爱在地上转脸盆玩。霸占了电视看广告,你一换台他就吵,兴奋起来就尖叫,一边叫一边在地上转圈。精力超级好,一天就睡四五个小时。晚上,一到后半夜就开始吵,白天在公园里跑上一天,出门喜欢走固定的路线,把我们累得够呛。有个医生告诉我,你去查查是不是小儿孤独症。到省儿保和杭州市第七医院检查后确诊,果真是小儿孤独症,也就是自闭症,一种只能靠长期的康复训练来恢复的精神疾病。
在医院,我给一家公办医院的训练机构打过电话,他们说,一个月最少要1500元。可那时,我一月的收入还不到1000元,老婆又无法工作,并且说,不是几个月的事,最少的要坚持几年,无奈只好放弃。
于是,我上网查资料,查训练方法,开始每天流着泪教他“爸爸”,希望他开口叫我“爸爸”,一家人轮流出去跟他跑马拉松,释放他无尽的精力。就这样过了半年,不知道教了他几万次“爸爸”,他终于又开口叫“爸爸”了。我那个高兴啊!到后来,我又教他“叫我爸爸”,他也跟着说“叫我爸爸”,心里那个苦啊。
在孩子5岁多点的时候,我发现他有超强的记忆力,或者说是文字方面的天赋,教过、听过的字都记得住,什么“攀登科学高峰”的字都写得出来。可是,数学1+1=?教了2年还是不会。他很天才,也很白痴。
经过咨询医生,决定再生一胎。2006年,我的一对女儿提早一个月来到人间。起名欢欢、乐乐,希望给我们这个家带来一丝欢笑。二个女儿一点也不像,老大个大、爱笑,老小个小、爱哭。老大2岁开口后,又退化无语了。虽说有心理准备,但当大女儿在确诊是自闭症时,那个绝望啊!首先想到的是带上他们离开这个世界,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解脱,可我还有个正常的小女儿啊!
这次,省儿保给我们介绍了浙江省残疾人康复指导训练中心青苹果乐园,我卖了老爸留给我唯一的一套30平方米的房子,带着孩子来到训练中心康复。女儿的症状虽有所转变,但我不知道前面的路还有多艰难。
人已逝去,爱在传承
人世间,有种爱可以流芳百世。唐云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国画大师、文物收藏家和鉴赏家,被誉为“杭州唐伯虎”。生前,他一直热心于爱心助残公益事业。1985年冬,他专程来杭,精心创作了100幅书画精品,无偿捐献给我省残疾人事业,支持我省筹建浙江省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省政府为他颁发了“艺德可风”匾额,以示家乡人民对他的高尚画德的褒奖。
2010年8月10日,是唐云先生诞辰100周年。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正积极筹备以“爱的传承”为主题的纪念爱心画家唐云先生诞辰100周年暨知名书画家爱心书画展活动,得到了省内外爱心画家的响应。唐云弟子、86岁高龄的徐从初先生,将珍藏了40多年的2幅唐云作品捐了出来;唐云的儿子、上海画院画师唐逸览先生,捐献了书画作品;著名书画家刘江、朱关田、孔仲起等先生,也捐出了自己的精品力作。
据了解,凡募捐得来的名家书画作品,将通过义卖、拍卖、企业认购等活动,建立浙江省“特艺人才培养和创业爱心种子基金”,专项用于优秀残疾人艺术技能培训和创业扶持。也欢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残疾人朋友伸出援手,奉献爱心。
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开户银行:农行杭州竞舟支行
账号:322020501040000518
地址:杭州市文二路391号
联系电话、传真:
(0571)8993712
“康恩贝”助学圆梦
从2001年起,康恩贝集团对我省的残疾人“自强奖学金”给予了专项资助,并逐年扩大奖励人数和金额。自2007年起,该集团加大捐助力度,在浙江省残疾人大学生“自强奖学金”中,专设“康恩贝自强奖学金”,基金为留本捐息性质,本金规模为1000万元,每年向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息60万元,专项用于对优秀残疾人大学生和自学成才的残疾人的学习奖励活动。
8年来,康恩贝集团共出资250多万元,奖励残疾人大学生2000多人次,使残疾人大学生既得到了精神上的鼓励,又解决了经济上的困难,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了学业,有的还走上了公务员、医生和老师等岗位。2008年,又专门为我省对口支援的四川青川县受灾致残的残疾人大学生,设立了“康恩贝自强奖学金”特别奖,让特别的爱心传递给需要关爱的灾区残疾人。
郑顺安:35岁圆了大学梦
今年41岁的郑顺安,原是开化县霞山乡的一名瘫痪残疾人。2008年,他从浙江中医学院毕业后,在开化县医院当起了医生。
谈起35岁那年重圆大学梦,郑顺安感慨不已。1989年临近高考前夕,上高三的郑顺安突然倒下了,腰痛得厉害。但家境贫寒的他,却不能及时就医,延误了病情。3个月后,在病魔的折磨下,完全瘫痪在床。原本1.70米的个子,在短短一年里,扭曲成了1.50米,体重也只有35公斤。
当时,郑顺安感到前途一片漆黑,不知今后的路该如何走,甚至想到了终结自己的生命。后来,开化县残联领导专程上门看望,鼓励他自强自立。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信心,补鞋子、修电器、看大门……
2001年,国家教育部放宽考生条件,高考不受年龄的限制。为了能圆大学梦,郑顺安多次拖着虚弱的身体,找到开化中学的老师,老师终于被他的精神所打动。这年的9月5日,他跨进了久违的校园,与小他十几岁的学生一起,坐进了教室复习功课。但首次高考成绩虽上了投档分数线,因类风湿性关节炎复发,大学之门又向他关上了。
就这样,郑顺安捧着入学通知书再读高三,这对已34岁的他来说,无疑将承受着更大的压力。终于,在2003年高考中,他考了480分,超过文科本科分数线18分。35岁考大学的郑顺安,终于来到浙江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就读。
但录取通知书来了,家里却没有能力负担他读大学的学费。五年,每年17000多元的学费,家境贫寒的郑顺安,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
正愁无法到学校报到的他,县残联、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康恩贝集团等单位伸出援手,解决了他的学费和生活费,使他顺利完成了学业。
陈红:用嘴拿笔的“画家”
家住云和县元和社区的陈红,出生4个月就患了小儿麻痹症,导致全身瘫痪,只有头会转动。
“妈妈教我学会拼音、识字后,我就天天看厚字典。”陈红翻字典靠的是下巴,刚开始,书边割破她下巴,鲜血直流。有一次,身边没人,陈红把字典碰到地上了,她努力俯身用嘴去咬,结果滚到地上,轮椅压在她身上,倒在地上整整3个小时不能动弹,直到有人看到后,将她扶起。
21岁时,陈红为消磨时间,用嘴含着软笔画小人像。一次,朋友看到她画的孙悟空,说有画画的潜质。陈红和家人备受鼓舞,陈红开始学油画,但油画要钉画架,用油调色,可陈红只有一张嘴,难度太大,又改学国画。
2000年5月,陈红和浙江画院常务副院长池沙鸿结上了帮学对子,池老师也是被唐云先生的爱心行动所感动,他为陈红定做了一套特制毛笔,还给她制定了系统的学习课程,让她临摹吴昌硕的花卉、郑板桥的竹、卢坤峰的兰;同时,陈红开始临摹名家字帖。
最让陈红难忘的是2006年“国际残疾人日”,省残联、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了浙江省第四届残疾人艺术美术摄影展暨陈红、汪玉婷作品联展,陈红展出了她30幅作品,主要是梅、竹、兰。陈红还当场作了口画表演,嘴叼特制画笔,在20分钟内,创作了一幅毛竹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