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4日讯 据《今日早报》报道
或许是巧合,最近生育政策成为大家热议的社会敏感话题,而时隔近4年推出新作《蛙》的著名作家莫言,偏巧也命中了“计划生育”这个热点问题。不过,昨天来杭签售的莫言却直言,他想写的是人物的命运,如果文学作品只是说敏感事件,只展示敏感问题,这个作品就不过是快餐,它肯定是短命的。
自2006年1月出版《生死疲劳》后莫言就一直鲜有新作问世,时隔近4年后推出的新长篇《蛙》,讲述一位乡村女医生的人生经历,反映了乡土中国60年的生育史,也揭示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尴尬与矛盾。
对莫言而言,《蛙》更有特别的个人意义。小说中的妇产科医生原型是莫言的姑姑, “姑姑行医几十年,我们几个村子的孩子都是她接生的,少说她也接生了上万个娃”,而莫言自己就是由姑姑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计划生育政策是最近被热议的敏感话题,《蛙》的出版,让人联想到最近因为涉及房价问题而成为热门电视剧的《蜗居》。但莫言却一再提醒记者,“写的时候我并没考虑到是否题材敏感、是否讨好这些想法,只要是社会现实,我就有权利去写,我只想写灵魂最痛的东西。而触发我写这样一个故事的动因是人物本身,姑姑在当地相当于是一个圣母一样的人物,她个人的命运、传奇的人生经历感动了我,引发了我的创作冲动。”
通常,我们很难把“50后”作家莫言和“80后”作家郭敬明联系在一起。但前几天莫言新作《蛙》的上海首发式,出版方却请来了郭敬明捧场,让人诧异。对于大家的不理解,莫言倒显得很自然。他说,按照年龄把作家分类,不是很科学。“当然,因为环境和观念的变化,文学也会变化。‘80后’作家因为自己的生活、接触的人和事和我们有很大不同,所以就会产生另一类文学。”
说起“80后”作家,莫言对杭州本土网络作家南派三叔赞赏有加。“以前看过他的《盗墓笔记》,作品可读性很强,技巧也很娴熟。看小说觉得他应该是个老人,生活在咸阳附近,还曾有过盗墓经历。谁知道他竟然是个生长在江南的‘80后’小伙,太惊奇了!”莫言说。
记者 马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