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东盟国家的木制面具、缅甸玉器、马来西亚锡器、越南咖啡和绿豆糕等小商品,吸引了不少中国参观者。
浙江在线12月15日讯
这是一次谁都无法忽视的“握手”。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全面实施。届时,中国与东盟间的绝大部分产品都将实现零关税,一个拥有19亿人口的大市场将引发全球瞩目;中国资本与东盟资本也将在对等的保护下,密切来往,自由流动。
在这样一个新时代,浙江的“东盟机会”也因此放大。
“浙江制造”将迎来新机会,不仅是具有传统优势的轻工产品,高新产品也将在帮助东盟相关产业升级中赢得尊重。
浙江资本也将发现新的腾挪空间。在带动当地就业,提升当地产业的过程中,浙江产业资本将突破自我局限,实现全球化时代的“跨国企业梦”。
拥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拥抱浙江发展的新机会。
“裕人”:一直在等这一天
从“0”到“500万美元”!完成这一跨越,孙平范只要再等半个月。
半个月后,也就是2010年1月1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成,孙平范的宁波裕人针织机械有限公司将正式进军东盟市场,已经拿到的500万美元的意向订单也将变为出口实绩,“裕人”牌电脑横机将陆续在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纺织企业中大显身手。
“我一直在等这一天。”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孙平范的期待其实从三年前就开始了。他告诉记者,“裕人”2006年开始做纺机出口,当时的策略是先做南亚的印度、孟加拉等市场,然后再做东盟、南美市场。但是,这些年做下来,出口量一直不成规模,目前出口占总销售的比例还不到10%。
出口上不去,孙平范对东盟市场更加向往。
根据他的分析,印度、孟加拉市场之所以局面难以打开,除了那里劳动力成本低,采用先进设备的诱惑力还不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关税,比如在印度,电脑横机的关税高达40%至50%。相比之下,东盟各国除了与我国劳动力成本相近外,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关税水平也在逐步降低。
让孙平凡想不到的是,他的东盟战略还没开始启动,就遇到了国际金融危机。为了提高竞争力,国内纺企纷纷用电脑横机取代手摇横机,“裕人”的生意前所未有的好,出口订单根本就来不及做。孙平范于是决定,到2010年自贸区正式建成后,再正式进军东盟市场。
现在,让孙平范激动的时刻步入倒计时。对于东盟市场的前景,他的乐观情绪也空前高涨。
原因有二:“首先是东盟纺企提升竞争力的迫切需求。”孙平范告诉记者,随着全球经济回暖,全球纺织企业的订单争夺将更加激烈,东盟纺企生产设备相对落后,更新设备的需求非常强烈,而“裕人”的电脑横机,一名工人可以同时操作四五台,生产效率提高20倍。“我们从没在东盟市场卖过,一试就是500万美元的意向订单,靠的就是这个。”
性价比优势更令人印象深刻。根据孙平范的调查,目前,在东盟市场,能与“裕人”竞争的电脑横机企业只有一家德国企业和一家日本企业,与他们相比,“裕人”的产品性能差不多,但价格却不到他们的一半。
“现在,万事俱备,只等2010年来到了。”孙平范充满期待。
罗勇工业园:跨国企业孵化器
不只是贸易。
“自贸区建成后,肯定会加速浙江资本到东盟投资兴业。”今天下午,华立集团“泰中罗勇工业园”招商部的吴先生肯定地说。他告诉记者,作为中国企业在境外设立的首个综合性工业园,目前共有20家企业入驻,其中有3家来自浙江,分别是“皮尔轴承”、“盾安”和“巨泰”。
罗勇工业园位于泰国东部海岸,距泰国最大深水港廉差邦仅27公里,从泰国曼谷驱车也只要一个多小时。工业园总体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包括一般工业区、保税区、物流仓储区和商业生活区,其中投资12亿元的一期工程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含保税区350亩),整个工业园预计2010年全部建成。
根据投资方华立集团的设想,罗勇工业园将成为包括浙江资本在内的中国产业资本集群式“走出去”的平台,成为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在泰国的一个产业集群中心与制造出口基地,也将成为我国跨国公司的孵化基地。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华立”的设想正在加快变为现实。
两年前,我省皮尔轴承(泰国)有限公司落户罗勇工业园。今天谈起这个决策,企业负责人祝立新自己都感到自豪。在他看来,泰国不仅拥有消费能力较高的市场,还与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享有关税优惠。值得一提的是,欧美很少对泰国产品实施反倾销、反补贴、特别保障等贸易制裁,相比当前备受欧美贸易保护主义之苦的“中国制造”,国际贸易环境更加优越。
优惠的双向投资待遇,是自贸区的一个基本特征。今年8月,根据我国与东盟签订的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双方将相互给予投资者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和投资公平公正待遇。而在罗勇工业园,入驻企业已经提前享受到这种待遇。据了解,在罗勇工业园,仅所得税一项就可以享受“八免五减半”。即:前8年豁免全部所得税,之后的5年免半。还值得一提的是,园内企业在泰国市场赚取相当利润之后,当一些资金需要回流到中国总部时,利润退回税为零。
自贸区创造三大机会
省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 张汉东
机会一:零关税机会
自贸区建成后,绝大部分商品都将实现零关税或者大幅降低关税,这将有利于我省对东盟出口。目前东盟是我省第四大出口市场,据统计,今年1月至11月,我省对东盟出口70.6亿美元,主要为机电产品、船舶、纺织服装。同时,降低关税也将有利于我省扩大进口东盟产品尤其是一些资源性产品。
机会二:境外投资机会
作为自贸区协定的重要内容,中国—东盟投资协定将为双边企业创造一个更加便利、自由、公平的投资环境。我省企业正处于境外投资的加速期,通过跨国投资可加速迈向全球化经营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当下欧美针对我国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强大,在东盟建立生产基地,既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可以为“浙江制造”对欧美出口开创新的安全通道。
机会三:服务贸易机会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还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政治、文化等关系,密切双方人员往来,增进相互了解,而随着了解的深入,浙江与东盟在旅游、教育等方面也将迎来更多合作机会,做大双边服务贸易规模。
东盟自由贸易区概况
东盟自由贸易区(ASEAN Free Trade Area,简称AFTA)于1992年提出,现包括原东盟6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和4个新成员国(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共10个国家,陆地总面积为450万平方公里,人口5.3亿。经过10年的构建,原东盟6国于2002年正式启动自由贸易区,其他新成员国也将加快关税的削减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