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9日讯
玉琮是良渚文化重器,以造型奇特精巧、构图优美对称、寓意深奥神秘著称于世。不过,在昨天结束的“良渚论坛——中华玉文化中心第二届年会”上,专家展示了玉琮的新用。原来,喜爱玉琮的乾隆曾让工匠动手把玉琮改造成笔筒或花瓶。
这种外方内圆中空、有些还刻着神秘纹饰的筒形玉器,光从外形看,实在搞不清楚它的实际用处。“大约在西周之后,就没人知道它的真正作用。”国立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史系教授黄翠梅说,由于年代久远,再加上当时的文献记载也不全面,一些古玉器本来的作用几乎无人知晓。现在关于玉琮的各种“功能说”,都是后人的猜测。
有专家认为,玉琮的形制“内圆外方”象征“天圆地方”,中间的穿孔则表示天地之间的沟通,因而“琮是天地贯通的象征,也因此是贯通天地的一个手段或法器”。而“礼地的玉神器”说则认为,琮是一种祭祀物品。当然,随着史前原始信仰的逐渐淡化,这些功能也就停留在了远古时代。
黄翠梅特别热衷于对琮的研究,她还特地画了一张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琮分布图,与到会专家分享,“不过这玩意一点不实用,孔太小不能做饰物,中空又不能盛物,做摆设也谈不上有多美观。”不过作为古董传至各朝各代的玉琮,倒是被“改良”成一些有趣的生活用品。
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副研究员徐琳在现场展示了一些经过“改良”后的玉琮的新用:有些加个底用作笔筒或花瓶;有些加底加盖成为容器;若在盖上再打几个洞,还能用来香薰,“乾隆皇帝非常喜爱玉琮,他经过研究后认为这是古人抬举重物时使用的一种辅助工具。乾隆还将自己的见解做成诗,命玉匠刻在玉器上。这些筒形玉器有的放在御桌上变成了笔筒,还有的加上铜胆和盖子用来插花。”